查看: 91|回复: 1

为什么机械工业出版社有那么多高分好书?

[复制链接]

2

主题

4

帖子

8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8
发表于 2022-12-2 19:23:4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原创   江大发  青年横财发展会








提到经管畅销书,朋友们会率先想到哪家出版社?想必多数人的第一反应是中信。

但是,如果是上过商学院或者MBA的朋友们,脑海中浮现的答案很可能就是机械工业出版社。
机工社?乍一听名字,你可能会以为这家出版社必定是以工业科技类目见长,这话其实也没错。
然而,它最为外人道的图书,却是经管畅销书榜单上的一系列佳作,不仅能与中信平分秋色,还创下了“一日十书,日销十万,年入二十亿”的战绩。



到底是什么,让这家年逾七旬的老牌社,还能焕发出如此活力?



打开读书软件,搜索机械工业出版社,屏幕上会跳出一连串熟悉的书名,不禁令人感叹,原来这些佳作都出自于机工社的手笔。
从经管哲学到心理哲学再到人生成长,几乎每一本都是畅销书榜座上客,而要论机工社的出版风格,恐怕只有这个词足以形容——硬核
不仅选题大胆,还兼具学术性、创新性、知识性和实用性。



诚然,机工社在七十年过往中,推出过无数硬核著作,但有几部大作值得细品,因周金涛而名震天下的《涛动周期论》,正是其中之一。
周金涛何许人也?他是中国康德拉季耶夫周期理论研究的开拓者,从2008年次贷危机到2016年大宗商品年度反弹,多次成功预测全球资产价格波动的重要拐点,享有“周期天王”的美誉。
他的语录——人生发财靠康波,是财经圈耳熟能详的名言,被拥戴者奉为圭臬;他的康波周期,讨论的是各类资产应该什么时候上车,揭示的是人生财富的秘密,多年来备受推崇。



周金涛曾言:“你的人生就是一次康波,三次房地产周期,九次固定资产投资周期和十八次库存周期,人的一生大致就是这样的过程。”
他还说:“在一个人60年的人生主要阶段中,有30年参与经济生活。30年中,康波给予你的财富机会只有三次,不以你的主观意志为转移。”
话大抵可以理解为,一个人的命运,固然要看个人奋斗,但主要还是看什么时候上车。
然而,这样的神奇人物,却于2016年12月27日病重离世,彼时不过44岁,实在令人唏嘘。



先生已作古,但智慧永存续。
在周金涛逝世一周年之际,机械工业出版社就促成了其生前著作《涛动周期论》,以时间轴为线索串联了天王的重要报告和研究成果,凝结其智慧结晶。
自然,这本书也登上了当年的畅销榜,是人手一本的宏观决策指南。2019年,它还迎来了伴侣作《涛动周期录》。
有趣的是,中信建投首席经济学家的著作,出版方竟不是关系更近的中信出版社,反而落到机械工业出版社手中,可见机工社是有些不为人知的能耐和眼界的。



在《涛动周期论》出版的前一年,机工社还出版了位列世界十大神秘天书的著作《红书》,译者是师从《红书》的编者索努•沙姆达萨尼教授的荣格学者周党伟。
《红书》是精神分析心理学大师荣格的手绘之作,也可以说是荣格的私人日记,其中详细记载了他在1914到1930年间的“自我实验”,是其后期著作的核心与关键来源,书中展现了荣格如何在生命中的特殊时期进行灵魂修复的历程,给予了世人窥探大师心路的窗口。
书中以大量不亚于艺术家的精妙手笔,淋漓记录了与梦境、灵魔、宇宙相关的自我探寻历程,所涉之广,令人惊叹,从文史、宗教、哲学、典籍,再到心理学、神话、密宗、炼金术……
要说这本书有多神秘?读者对它的评价多是“美得令人魂飞魄散”“突破人类审美极限”“令人匪夷所思的艺术珍宝‘’“一部用血与火写就的书,能够撼动整个世界”等等。



△《红书》中的荣格手绘插画
但是,这本镌刻着荣格的绘画、书法,以及深邃思想的著作,不仅对于心理学新手来说是地狱级难度,对于资深的荣格学者来说,也是耗费巨大精力仅能窥见一二,没有人能真正意义上参透这样的神书。
不惧挑战的朋友们,可以浅读一下。
当然,除了这些具有预见性的神作,机工社还出版过许多革命性的硬核图书,比如在美国营销史上影响力最强的观念之作《定位》,以及享誉全球的现代管理学之父彼得·德鲁克的著作《卓有成效的管理者》等。
后者是国内管理学的启蒙读物,中国近20年来执掌过大型企业的一把手几乎都读过,从海尔张瑞敏、阿里马云、腾讯马化腾再到字节张一鸣、美团王兴,在互联网上都能看到他们对于德鲁克管理思想的称赞与学习。



这本2005年的知名畅销书,不仅为机工社带来了巨大的销量回报,让彼得·德鲁克这个IP在中国兴盛起来,还让机工社在经管图书界的地位上升了一大阶梯。




今天,若要探究机工社何以在经管图书上取得辉煌成就,就不得不提及其背后助力,即华章图文,又名机械工业出版社华章分社。
天眼查显示, 北京华章图文信息有限公司成立于1995年,乃是机械工业出版社与(美国)万国集团公司共同投资建立的中外合资企业,主要从事科技、经管、心理领域图书的出版服务。
华章以计算机图书业务起家,仅用三年时间,就奠定了国内计算机图书出版的四强格局。随后进入经管领域,成为国内首家批量引进国外先进原版教材的企业,一度震惊业界。
正是这样的超前性,奠定了“华章经管”在MBA和商学院教材中的地位,更使得机械工业出版社在国内经管图书领域稳居前列。



机械工业出版社每年推出巨量的海外著作,大都依赖于华章与国际知名出版公司的深度合作,其合作伙伴有Pearson、Thomson、McGraw-Hill、John Weily等世界知名出版公司。
华章之所有能有如此巨大的能量,则与其掌权人,也就是万国集团董事长孙立哲密不可分。
孙立哲是20世纪的传奇人物,他出生于1951年,13岁时考入清华大学附属中学,受邻居华罗庚的影响,立志成为一名数学家,不料求学途中遭遇特殊十年,他只能跟随广大知青下乡插队,阴差阳错地成了一名赤脚医生,随后在艰难辗转中考入首都医科大学,前往美国攻读博士学位。
在读书期间,孙立哲不幸患上了严重的哮喘病。由于对动物皮毛过敏,他的哮喘病日益恶化,最终再也无法走进实验室。无奈之下,他只好中断了自己的医学之路。



此后,为生计所迫的孙立哲走上了创业道路,与妻子共同创办了芝加哥万国图文公司,开发了世界级水平的多文种PostScript字库,公司也迅速壮大起来。
但命运并没有厚待他,不久后,妻子被查出癌症,孙立哲带着她回国治疗,同时也把业务带回了中国。没过两年,妻子去世,孙立哲又查出了癌症。遭受种种打击后,他前往美国治疗,直到奇迹般康复后,才再次回国创业。
尽管经历了种种磨难,孙立哲依然保持着积极的心态。回国后,他发现大陆的图书引进主要还是通过港澳台等地的出版中间商,他敏锐地捕捉到了商机,从此开始了国外版权的引进工作。
彼时,他与电子工业出版社、机械工业出版社合作,引进计算机图书版权;而后与机械工业出版社合资成立了华章,主要引进经管类图书;又与辽宁出版社合作,负责“吉尼斯”系列图书的版权代理;还与轻工业出版社成立了万千公司,专门引进心理学方面的图书。



可以说,20世纪90年代的图书版权引进业务,几乎都要经过孙立哲的手。
在掌门人的带领下,华章精准地捕捉到每一次时代浪潮,从90年代的计算机图书,将美国先进的计算机知识引入国内;到90年末的商业图书投入,为第一家商学院的成立奠定了教材基础;再到21世纪的心理学图书,始终走在前沿地带。
华章也如同其管理者一样,自带创新基因。
1998年,华章瞄准国际电子商务,成立了互动出版网网上商城;2005年,华章设立了史无前例的图书营销岗,并成立读书会,围绕IP进行营销;在私域还未被大聊特聊之际,华章早已构建了自己的生态,不断链接用户,其新媒体业务处于出版业前列。



不愧是奔走在知识前线的公司,华章的发展总是快人一步。





有华章这么潮的小弟,机工社的成功自然是不在话下。
毫不夸张地说,机工社算得上是版业内最具市场意识和创新意识的老牌社之一,这点尤其体现在其产品结构和渠道结构上。
首先,从产品策略上来说,机工社在分社内部推行的是“721”产品结构,即要求70%的图书要有实用性,20%的图书要有学术性,剩下10%的图书留给编辑们试错,大大提升了其连续性产出高分书籍的可能性。
其次,在渠道上不墨守成规,勇敢从B端迈向C端。无论是当当、京东、天猫等传统电商,还是小红书、抖音、快手等社交新电商,机工社都能顺应市场需求,跟随读者消费习惯,早早入局,占据先机。



△机工社自播团队
机工社的市场团队,积极开拓新媒体渠道,依托社交电商和短视频内容,将陈列营销转变为喂到消费者嘴边的营销模式,开足马力链接私域流量。
这样一来,即便诸如书店和网店这样的传统渠道在没落,新的渠道也能迅速补足其劣势。数据显示,机工社线上电商平台的销售收入已占到总销售收入的60%。
在近年来出版业体量整体下滑的情况下,机工社仍然实现了逆势增长,并且在2021年实现了20亿的回款码洋,其发展经验被哈佛大学商学院MBA案例库收录,业内将其誉为“机工现象”,可见其发展策略极具效率性。
另一边,机工社的社长李奇,今天还在孜孜不倦地给读者推荐书单,明天就闪现各类大会为自家出版社举大旗,隔天还要马不停蹄地开发文创事业,妥妥地业界劳模。









设计/视觉:壮壮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

主题

7

帖子

14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14
发表于 2025-3-26 16:35:38 | 显示全部楼层
支持支持再支持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