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92|回复: 0

极大关注!Hindawi特刊暂停出版,将引入人工智能帮助稿件 ...

[复制链接]

1

主题

3

帖子

4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4
发表于 2023-3-25 17:52:2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文章来源:“IAMSET艾慕赛特”公众号

2023年3月9日,著名学术网站撤稿观察发表了一篇文章《Wiley因质量问题暂停了Hindawi特刊,损失了900万美元的收入》。报道称根据Wiley公布的第三季度财务报告,Wiley于2021年收购的开放获取出版商Hindawi由于“文章同行评议受损(compromised articles)”,暂时停止出版特刊(special issues)。



来源:撤稿观察网站

Wiley出版社于2021年1月5日以2.98亿美元的总收购价收购了Hindawi出版社。Hindawi是最早将其全部期刊产品转换为完全开放获取的出版商之一,Wiley收购Hindawi后,将通过更深入地挖掘快速增长的开放获取市场,以及向世界各地的科研人员、学会和机构提供创新的出版服务,进一步迎来显著且盈利的新增长。截至2020年12月31日的财政年度,Hindawi预计产生约4000万美元的收入,同比增长50%。
Wiley 总裁兼首席执行官 Brian Napack 特别指出,“Hindawi 的非计划出版暂停”是今年“挑战”该公司的一个因素。暂停始于10月中旬,结束于1月中旬。至2023年1月31日的第三季度。



来源:Wiley官网



中文翻译版

停刊时间截止到2023年1月中旬,部分期刊已经开始恢复运营。Wiley这一举措代表该出版社对维护学术诚信的决心,因为该决定代表其将损失巨额的收入。短短四个月,据 Wiley 1月31日披露的第三季度财报中显示,停刊让 Hindwai 损失了900万美元(折合人民币6282万元)的收入。此外,Wiley 的财报披露后,股价也下跌了17.35%,创下了过去一年的新低。



大量撤稿的背后是特刊失控
Hindawi是全球最大的开放获取的期刊出版商之一,旗下共超过200种期刊,涵盖各类核心科学领域,其中有超过60种期刊被SCI数据库收录。

正刊、专刊/特刊、增刊详细解读

Hindawi宣布撤稿的背后,是2020年至2022年间Hindawi部分期刊失控的特刊(special issue)出版。从2021年10月开始,就有匿名人士已经开始在出版后同行评议平台PubPeer报告一些发表在Hindawi期刊的特刊上的文章存在明显缺陷,并在随后的一年间报告了数百篇这样的问题文章,多位知名学者都参与到打假 Hindwai出版社期刊文章的队伍中来。

2022年9月,Hindawi出版社宣布将撤回511篇文章,并在一个多月后开始陆续发布撤稿声明。Hindawi出版社此次撤稿与其他的撤稿不同,因为被撤回的文章似乎主要发表在特刊(special issue)上。

2022年11月28日,网友Cheshire发现一篇2022年7月发表在Advances in Materials Science and Engineering的文章的一幅直条图的误差棒竟然是衬线字体的大写字母T。这一奇闻在多个社交媒体平台引发了热议,最终期刊在2022年12月1日发布了表达关注,并在12月19日撤回了这篇文章。



Hindawi特刊为何失控?

期刊特刊发表出了如此大问题,必然是期刊运行方面出了问题。Hindawi特刊主要采用客座编辑负责的运营机制,该机制存在着以下问题:

  • 特刊和客座编辑的门槛偏低;
  • 客座编辑权力较大;客座主编可将稿件分配给其他编辑或者自己处理。一个特刊是由提出该特刊主题的客座编辑主要负责的,这就会导致个别客座编辑滥用权力。

面对当前局面,Wiley如何应对?
虽然Hindawi出版社此前大量特刊文章撤稿,但事实上即使在2020年至2022年间,Hindawi仍有大量运行良好的特刊。
Wiley一位发言人表示,在Hindawi的特刊中发现外部同行评审过程中的不当行为后,Wiley采取了重大措施来解决研究诚信挑战。
措施包括:
暂停特刊的出版;
加强对特刊中所有正在进行的文章的控制和专家人员配备
在流程中引入基于人工智能的筛选工具;
为了解决未来的诚信问题,我们增加了对客座编辑的额外检查和特殊问题等。

其实,根据Nature的报道,在过去的几年,存在学术质量问题甚至胡乱拼接的文章通过特刊出版的现象一直偶有发生,只不过近年似乎愈演愈烈,并且出版商开始做出反应。在Hindawi陆续发布撤稿声明的同时,Springer Nature旗下的Information Systems and e-Business Management等期刊也在撤回通过被操纵的同行评议流程出版的特刊文章。

看来,惟有精心打磨论文学术质量,经得起同行查验,才能真正做到无惧风险。
如何避免选到预警风险大的期刊?可以参考阅读:哪些原因可能导致期刊被中科院预警?

本文综合整理自Retraction Watch、Wiley、for better science、医小咖、中洪博元、生物学霸等。本文仅用作学术分享,如有侵权请后台私信联系,转载请注明来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