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投稿前,请先找对出版社
在写这篇文章之前,我们必须要先吿知一件事,编辑们拒绝投稿通常只用了2秒钟。是的,你们写了一两年甚至十几年的稿件,编辑只用了2秒就决定用不用。但这件事并不合理,对于出版社来说,投稿可能就是未来的财源,为什么编辑们会只愿意花2秒钟来面对这件事呢?在回答这个问题之前,要先问另一个问题“你真的想要出书吗?”,会问这个问题是很常遇到一些对我们来说不适合的投稿……
希望作者们在投稿之前,能明白下面这三个问题。
- 出版社和出版社并不一样
- 我要投稿给谁?
- 面对投稿,编辑的立场是什么?
每一家出版社都会有它擅长的领域(当然不包含综合型的大出版社),每一家出版社虽然并不会预设立场,但是决定要出哪一本书的人(往往是出版社的总编)一定有自己擅长(偏好)的领域,如果你写的领域刚好跟这家出版社擅长的领域对上,那么你的作品就会更容易进入总编的眼中。而我最常遇到的问题,就是收到不属于我们专业领域的投稿……这个感觉就象是你跑去出版社说“我很会煮咖啡,可以在你们这边教大家煮咖啡吗?”一样。
说到这儿可能会有人想“我又不是做你们这一行的,我怎么会知道应该要投稿给哪家出版社?”那我只能很直接地说,那是因为你并不是很想出书!打个比方,如果今天是你的小孩要去读幼儿园,你会不会去打听方圆百里的幼儿园,直到找到一家你觉得最合适的幼儿园为止。那今天到想要投稿的时候,怎么又会随便找一家出版社呢?你真的很想要让你的作品问世吗?
面对投稿,编辑的立场是什么?对于一个专业的编辑来说,正是因为我们知道自己擅长什么,才会决定不出版什么。一个做过20本健康类书籍的编辑,对健康类领域的掌握度,一定比财经类的编辑还深。而正是我们了解自己的专业,遇到非专业领域的书稿时,我们并不会考虑碰触。我觉得这样才是真正的尊重创作者,每本书都是作者呕心沥血的作品,若我没有使它发光的把握,就应该把这个机会让给别人。
回到最前面的问题,那我们实务上该怎做呢?请直接打开你的书柜,看看你哪家出版社的书买的最多,那就会是你最喜欢的出版社风格。你也可以去大型连锁书店,因为那里的藏书量够多。无论你想要出的是小说、励志书或是食谱,到书店你就直接奔去你想出书的那个区域,看这领域哪家出版社出书最多,那这家出版社往往也就是这个领域的行家,找他们就对了。
另外一个小提醒,如果这家出版社出的都是外国翻译著作,那代表它比较专精在翻译书的领域,会比较少接受国内的投稿。当然还是可以投稿,但是被接受的机会比较小。正确投稿的第一步,就是“找到这个领域的专业出版社名单”。
二、选大出版社还是小出版社
作者在选择出版社时往往面临这样一个问题——该选大出版社还是小出版社?作为作者,首先要问自己几个问题:
1、你是新人还是已有出版经验?
大出版社在行销资源上一定比小出版社来的丰富,但是这些资源不一定会倾向新人作家。小出版社虽然在行销资源上比不上大公司,但是用心程度也不会比大公司来的差。如果你是新人作家,我认为跟小出版社签约比较有机会获取更多资源。如果你是有出书经验的作家,则可以考虑与大出版社合作。为什么?其实只是一个很简单的思考逻辑。
如果你是一个每个月都要出20本书的大出版社,在资源有限的情况下,会将行销资源投在尚未有销售成绩的新作家还是国外的获奖作品呢?你跟小出版社合作,他们这个月可能只有出你这本书,失败了就要喝西北风。
相较之下,你觉得谁会更在乎你的书呢?相对的,如果你已经有不错的出版成绩,大出版社能提供的资源一定是比小出版社来的多。
2、读者会在乎你的出版社吗?
我们先打个岔,看你能不能回答下面这些问题:
- 你是否记得你买的上一本书是哪个出版社的?
- 你可以说出几家出版社的名字?
- 你记得你很喜欢的那些作家的书是由哪个出版社出版的吗?
大部分的人只会记得喜欢的作者,不会特别去记出版社的名字,你也不会因为喜欢的作家换了一家出版社就不买他的书。也就是说,对读者来讲,出版社的品牌效应趋近于零。你在哪个出版社出书,对他们没有那么重要。
3、对作者更重要的问题
比起出版社的规格,更重要的问题是与你合作的出版社“哪个表现出更积极的态度、谁更愿意投资行销资源,以及哪一个跟你讨论的编辑更和你投契”。越有企图、越有想法的出版社才越愿意投注资源在这本书。跟你投契的编辑,才更有擦出创意火花的机会。也就是说,找到能真心待这本书的人,是远比规模更重要的事情。
我之前的作者朋友,他的妻子被一个大出版社找去出书。出书的过程中,他打电话跟我抱怨“为什么这个出版社的编辑什么事都不做,只会在那边一直催稿!”我明知他们遇上了“已经失去热情的资深编辑”,这样的编辑已经做书做到麻木了,不会花太多精力去照顾新人,也只能稍微劝慰他们,然后提出一些个人的建议给他们参考。作者的工作并不是找到愿意出书的出版社就吿一段落,更重要的是在出书过程中与出版社的互动。
而一个好编辑会是作者和出版社中间的桥樑,帮作者向出版社争取更多的资源,让作者了解出版社的难处,让双方保持一种合作的弹性和默契。所以,比起公司规模,更重要的是“你有没有遇上一位愿意投注全部心力的编辑”。祝福你能遇上这样的好编辑。
三、请给编辑好读的稿件格式
在我们确定了你要投稿领域的名单后(详细内容可以点上面的连结),第二步就是准备好给出版社的稿件。在我的出版经验中,有一些很常见的投稿问题,会让人觉得头痛,让人困扰的问题主要有三种:
- 一次就寄出十万字的手写稿
- 直接先排版好或是请人设计好整本书
- 没有写你的联繫方式
1、一次就寄出十万字的手写稿。我们之前有收过整整一叠的手写稿纸,里面有些字写得比较草或是铅笔的痕迹太淡,让人很难看懂。而且我们要做的一件事就是确认稿件是否有抄袭,如果是手写的稿件,我还得先把文字打出来再去网上搜索,必然是会先摆在一旁,等有时间再处理。我们的建议是:第一,只要准备5000-10000字的样章;第二,在一张A4纸上,简单地写出这本书的出版缘由与故事大纲。
2、直接先排版好或是请人设计好整本书。如果我们把任何一家出版社的历年出版品摊在一个桌子上,一定会发现无论是封面设计或是内页设计,一定有一个统一的风格或是调性。而且,无论是排版或是印刷都有一些细节是出版社用血泪换来的教训,你合作的设计师不一定了解这些,所以我们很少会有直接照稿出版的情况。
3、没有写你的联繫方式。请在文稿的最前面或是最后面写上自己的联繫方式,我真的有遇上无法联络上作者的经验。
四、打造让人眼睛为之一亮的出版计划
在进入正文之前,我先跟各位分享一件往事。之前我有位作者也是写完了整本书稿之后才来投稿(很常遇到的情况),但是他的写作方向与内容跟我们想法上有些出入。在与作者讨论后,我们共同努力了一年半的时间,把这本书重写过一遍之后才正式出版。
而如果他先前在写稿的时候就有一个编辑能随时讨论,就不用多花之后一年半的时间了,对编辑来说,这也会让他的工作量大幅减少。在确定了“你要投稿的出版社名单”与“准备好给出版社的稿件”之后,请先拟订你的出版规划,帮助出版社可以快速的了解你以及你的书。
出版计划,建议包含以下几点:
- 作品的理念:你希望这本书传递的观念或是想法,请浓缩在一句话里。
- 你觉得这本书的卖点是:你觉得这本书和市面上的书有什么不同之处,请诚实面对这个问题。
- 你的经历能如何带来加分:你是否有这个领域的相关经验,或是任何可以帮助我们说服读者买单的经历。
- 你预估的市场潜力:以你对这本主题的了解,你认为会有多少人愿意买这本书,或是你现在已经有多少位朋友跟你预定了这本书?
- 你能提供的营销资源:你累积了多少的粉丝或是有谁愿意为你挂名推荐等等,你能够提供哪些可以帮助书籍销售的方式?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