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162|回复: 1

如何构建你的【文学】领域知识体系?

[复制链接]

3

主题

3

帖子

9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9
发表于 2022-11-28 14:11:0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老读者可以直接划到后面,点赞收藏拿了书单走人(同系列总书单在这里:书单|500个不同学术领域的经典知识丛书整理)。
当一个人意识到自己和别人的竞争是输在知识框架上时,他才开始真正觉醒
很多人想要构建自己的知识体系,但苦于没有高效的方法,一直困顿不前思维凌乱,导致做事和学习效果非常差。造成这种结果的原因其实是你没有一套高效靠谱的构建方法。
今天这篇文章,我会分享1套构建个人知识体系的方法,来帮你构建自己的文学知识体系

  • 一、先搞清楚什么是知识体系?
  • 二、如何做知识存量?|(10本行业经典推荐)
  • 三、构建知识体系的方法


一、什么是知识体系?

体系这个词是「系统」衍生出来的,为了更容易理解,我下文直接用系统来解释。
这个问题我在这篇文章(如何打造你的知识系统?)中已经说过,下面把重点再说一下。
你一定听说过斯坦门茨的故事:
20世纪初,德裔美籍物理学家斯坦门茨被福特公司请去维修一部坏掉的电机。斯坦门茨用了三天时间的观测,最终在电机外壳上画了一条粉笔线,告诉福特的员工,在这个位置的一个线圈多绕了16圈。故障顺利解除,他开出了1万美元的账单。在月薪5美元的就可以吸引全世界优秀工程师的时代,画一条线收1万美元,有点贵得离谱。
斯坦门茨说:“画一条线,1美元,知道在哪儿画线,9999美元”。
我来简短给你讲一下这个故事的内核:
告诉你在哪里画线会解决问题,这个叫「知其然」,就是知道表面怎么做,这是独立的知识碎片,你能解决当下的问题;
而知道在哪儿画线,这个叫「知其然也知其所以然」,就是即知道表象也知道本质和原因,这就形成了一个小型的知识系统,你可以解决以后此类相关的所有问题。
这就是为什么自2022年开始,我的很多文章热衷于解释是什么和为什么。因为让你知其然,只是给了你1块钱;让你知其所以然,我相当于给了你1万块钱,你获得了某个领域的小型知识系统,我的目的正是给你更高的价值。
现实中,知道是什么和为什么,比知道怎么做更重要(或者最起码:同样重要)。同理,要构建个人知识系统,我们首先需要知道3个根本的定义:

  • 什么是知识?
  • 什么是系统?
  • 什么是知识系统?
按照我那篇文章(徐宿:如何打造你的知识系统?)中的深度剖析,已经把以上3个概念的定义说的很清楚:

  • 知识:就是运用信息的能力
  • 系统:就是一组相互连接的要素
  • 知识系统:就是两个以上「运动信息的能力」经过恰当的组合
我自己以前画过一个人的知识是如何增加的图画,你感受一下知识产生的具体步骤:


首先,假如当你新提炼了一个知识叫「火」的时候,你的记忆会自动在你的知识系统里面联想,如果你的知识系统里面知识模型特别多,你就会知道把“火”和“冰”联系起来。


再比如,你新提炼了一个知识叫火,你发现你知识系统里可以和火融合的知识还有鱼,那么就会创新出烤鱼这个新知识来。


接着如果你的知识系统更高级更完善,你会通过大脑的记忆联想产生知识创新,比如既然火能和冰联系在一起,既然火能和鱼联系在一起,那么鱼能不能和冰联系在一起?于是又一个知识创新就出现了:冻鱼。
你看,大脑产生新知识的过程神奇不,这种过程是非常的舒服的,有时候比做A还刺激,哈哈。
这里其实有个问题,就是,你首先得有知识系统!
那么人的知识系统具体该长什么样子呢?
我在那篇文章里面也写过,具体长这个样子:


人的知识体系就像这张图一样,是一种树状结构,可以把同领域的知识最终都收敛到一两个原点法则上。
大多数人都以为知识是发散型的,觉得眼前冒出来一个知识都是一个新知识,所以总觉得知识太多,文章太多,书太多,根本记不住;但真实情况其实是,知识是收敛的!即便在人脑记忆的角度,所有的知识最终都可以收敛归纳到几个最底层的原点法则上
这个真相,我在【学习的本质:原点法则】一文中从人脑的记忆和知识本身的特性方面已经解释清楚,新读者可以看看。
不仅如此,我在那篇文章中还说过,快速提炼知识,构建知识系统的方法是2个方法:

  • 意义学习法
  • 主题阅读法
这两个方法首先是一种快速看书吸收知识,提炼知识点的方法,下面我先把想要构建本领域必读的书单罗列给你,我们第三部分讲具体的知识体系构建实操方法。
这里补充一点,为什么要推经典著作?因为其实大部分领域的知识体系看10本左右的经典,提炼出来就够一个人应对大部分现实问题。
二、10本文学领域经典著作

这10本书你可以快速往下过一遍有个印象,重点是第三部分:怎么具体构建相关的知识系统。
1.《平凡的世界》



这是一部用生命撰写的著作,让我们透过平实真切的文字读到了普通人世界里蕴藏的那些足以震撼心灵的伟大:平凡而饱满、质朴而纯良、温情而热烈,深沉而厚重,正因这些无比珍贵的真诚与温情,坚定与力量,给我们苦难无常的生活带来希望之光。
2.《兄弟



通篇以兄弟的情谊开始又以兄弟的情谊结束。
《兄弟》讲述了江南小镇两兄弟李光头和宋钢的一生。李光头父亲不光彩的意外身亡,使宋钢的父亲宋凡平和李光头的母亲李兰走到了一起,两人结婚后,李光头和宋钢这对没有血缘关系的兄弟竟十分投缘,好得像一个人。可双亲去世、两人长大后却因一个名叫林红的美丽女人反目,从此走上了截然不同的道路:一个成了巨富,产业遍布全国;一个穷困潦倒……但即使多年过去,他们也依然牵挂着彼此——就算天翻地覆慨而慷了,他们还是兄弟;就算生离死别了,他们还是兄弟。
3.《生死疲劳



莫言先生的《生死疲劳》,脑洞大开,六道轮回:驴,牛,猪,狗,猴,大头娃。演绎着一家人的爱恨情仇。浓郁的历史背景,缱绻有力的笔锋;文章结构巧妙,以不同视角描写1950--2000的历史故事。精妙的语言,数不清的暗喻名言,纷至沓来,赏心悦目。总会让你心潮起伏,联想翩翩,不吐不快!
4.《杀死一只知更鸟



《杀死一只知更鸟》是一本关于勇气和成长的书,它对勇敢的定义是:“在你还没开始的时候就知道自己注定会输,但依然义无反顾地去做,并且不管发生什么都坚持到底。”
《杀死一只知更鸟》中的阿迪克斯就是一位勇士,在“大萧条”时期的美国南部,他明知替黑种人打官司几乎毫无胜算,甚至还可能搭上孩子们的安全和自己的声誉,但他还是选择挺身而出。全书用上几乎所有的篇幅诠释了这种追求真理永不言败的英雄观,满满正能量使得该书成为美国中小学必读书目、图书馆借阅次数最高的图书,并在一次民意调查中力压《圣经》,获得“最具启示意义的书”称号。
5.《红楼梦



这本书不需要介绍,必读,四大名著之一。

6.《余华作品全集



《余华作品全集》以独特的艺术风格,用喜剧的方式来写悲剧。塑造出了底层小人物的生存状态。作品中展示出了原滋原味的生活味道,没有废话,每一个字都力透纸背,呼唤着人性的渴望与真善美。
一个平静的叙述者,一个允满爰恨情仇的呐喊者。赞美他们的生存韧性,像是外科医生拿着手术刀,一刀刀的剖开现实生活的丑陋、卑微、坚难、血腥,让读者感受到了伤口的阵阵巨痛;令人震惊的喜怒哀乐,酸甜苦辣,苦涩的滋味写尽人生的泪滴,让读者痛测心扉。
7.《金庸作品集



一部金庸写了许多人,作品的序中就之前说自己虽然年岁长了,可是才华却长不了,但我却看到金庸的不同小说中总有不同的人物风格,他的写作手法也不同,所以说有的非常简短,而有的去浩瀚林芝他创造的是一个世界你通过禁用养他创造的是一个世界你通过禁用养活金庸写的鹿鼎记最后以民族大何为观点,不再是仅仅局限于汉族,而是试图将藏族,回族,满族等等所有的民主通过一个大融合的方式道出民主统一不分你我的友好态势。
最让人在意的是他对于每个历史事件都是有过具体的描述的,所以说其中的主角或者是其他的是虚构的,但是中心的是没有变。
8.《百年孤独



这是一部极其丰富的、多层次的魔幻现实主义题材的顶级之作,是一部家族的发展衰亡史,是一个小镇的时代变迁史,是哥伦比亚、拉丁美洲和现代世界一个世纪以来风云变幻史,从更深远的意义上说,它是西方文明的一个总结。
在这部巨著中,你可以看到关于战争、关于爱情、关于人性、关于宿命、关于灵魂、关于因果,总之,你想看到的样子,书中都有,伟大马尔克斯以一支神来之笔,用魔幻离奇的笔法,用朴实无华的语言,深刻描绘了一幅充满神奇与狂欢的历史鸿篇巨著。
9.《沧浪之水



这是一本社会每个人都需要读一读的一本书,因为我们每个人都需要生存,而这正是一本教人如何生存下去的指导书。
虽然书中的主人公是在官场一路摸爬滚打成长起来的,但是在我看来官场只是一个载体,书中所写的知识分子一开始的纠结拧巴和成长起来以后为人处事的圆滑世故才是重点,而这些通用的技能本领不管是以官场作为背景,还是以商场作为背景,甚至是学校、农村生活等作为背景都能很好的描述出来,不同的是读者会看到不同的主人公形象罢了。这是我看完整本书下来总结的一个经验,也是一大基本原则,如果有体制内的人想要来看本书取经为官之道,总觉得有些大材小用了。
10.《追风筝的人



一本震撼心灵、催人泪下的书,一部人类发展的浓缩史,一场人性正负人格的战争,通过一位温室花朵般的少年成长之路,将人性、亲情、爱情、战争等揉和在一起,展示了人间的真情和可怕,刻画了人性的善恶和救赎。
OK,10本书罗列推荐完了,下面讲构建该领域知识体系的方法。
三、构建知识系统的方法

在上文我已经说过,一直以来,很多人容易犯一个错误,大家把书本上的信息当成「知识」,在各种名著和大佬语录里面整理出一套套的干货资料、方法步骤,填充在自己的资料库里面。
然后拿着这些东西去各种地方套用,但是真正用到实际过程中,却发现很多知识根本不管用,时灵时不灵,大佬说的是一套理论,落在自己手里实操出来的结果是另一套,完全不是那么回事儿。
尽管你非常愿意对自己发狠,通宵达旦的学习,花几千几万去报名各种培训班,可惜多数时候结果并不尽人意,钱和时间就那么一去不复回,可由于脑子里时灵时不灵的各种杂乱知识,每次遇到困难的时候还是会产生怀疑人生的痛苦沉思,会有一种「积累无效」的感觉。
造成这种结果的原因,不是投入时间学习、投入钱去报培训班没用,而是很多人对知识本身就有误解,知识从来不是那些书本上随处可见的信息,而是你运用信息的能力。
解决「积累无效」的方法很简单,只需要掌握一套真正的构建个人知识系统的方法,你的成长速度会比同龄人快十倍百倍。
具体的方法在下面这2篇文章里(第二篇是实操方法,第一篇是概念解析),我已经为你写好,看完就可以开始动手实操:
除此以外,有很多基础知识体系是所有人现实生活中都需要掌握的知识,对于这部分,我直接把他们做成了脑图送给你:100套关乎个人成长的知识体系脑图。
学习宝藏文章最好方法是点赞收藏起来,重复去看内化到大脑里。
——
其他所有学科及社会各种领域知识体系的构建方法干货书籍集锦:
书单|500个不同学术领域的经典知识丛书整理
本文会随着我自己的阅历以及读者的补充持续更新,你需要什么领域的知识体系干货可以评论区交流,我会优先整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3

帖子

6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6
发表于 2025-3-17 16:26:31 | 显示全部楼层
我只是路过,不发表意见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