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138|回复: 1

文学性质

[复制链接]

2

主题

6

帖子

13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13
发表于 2022-11-28 15:27:0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绪论:一、文学理论的定义
文学理论是一门研究文学特性和普遍规律的人文学科。
二、文学理论的研究对象

文学和文学活动。
1、文学:
文学是具有意识形态属性和审美属性的语言艺术。
2、文学活动:
文学活动是一个由生活、作家、作品和读者等要素构成的多环节活动。
3、文学产生的源泉:
社会生活
4、文学创作的主体:
作家
6、文学活动的过程:
作家根据生活素材创作出文学作品,经过读者和批评者的阅读和接受,完成文学活动过程。
7、如何理解文学和文学活动?
理解文学和文学活动,还必须与人的本质力量联系起来考察。
文学是人创造的,是人的本质力量的对象化。
在文学活动中,作家把自身物质的、精神的力量投入其中,创造出让千万人感动、联想、想象、回忆、前瞻、欢笑、流泪、思考的文学作品。
从这个意义上说,文学活动是一种只有人才有的活动,是展示人的内在本质力量的活动。
三、文学理论的性质
1、文学理论是从文学活动的实践中总结出来的,具有鲜明的实践性。
2、文学理论在研究文学活动中总是要对文学的人文精神予以研究和评价,所以文学具有人文性。
(中国古人说“诗言志”、“诗缘情”,作家的情志体验和创造以及读者欣赏作品时的再创造,都是发现和挖掘人的精神力量的过程,充满了人文情怀
3、文学理论家是的是文学活动的客观规律,具有科学性。
六、文学理论为什么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
1、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充分揭示了文学的本质。
2、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为分析和考察文学活动提供了科学的方法论。
3、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深刻阐明了文学的价值和功能。
4、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高度肯定了人民在文学中的主体地位。
七、文学“七论”
文学性质论、文学价值论、文学创作论、文学作品论、文学接受论、文学批评论和文学发展论。
文学理论的指导思想是马克思主义。
马克思,恩格斯的文艺思想:
1、为文学理论确立唯物史观基础      2、科学的论述了文学的社会地位和公用。 3、重视文艺的特点。4、为文学理论提供独特的文学思想。5、从美的规律出发,阐明文学的创作和批评标准。
列宁谈文艺:1、明确文学发展的根本方向——为广大人民服务。2、阐述当对于文学事业的领导和创作自由。3、创造典型形象。4、树立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典范——托尔斯泰的批评。5、批判性的继承传统文化。
毛泽东的文艺思想:
1、确立问人民服务的根本方向。2、阐述文艺和社会生活关系。3、解释文艺的社会本质和社会功用。4、阐述文艺作品思想内容和艺术标准的统一。5、提出百家齐放,百花争鸣、推陈出新的方针。
第一章:文学的性质
文学性质:文学本身具有的区别于其他艺术门类及人文学科的内在性质。
第一节:
文学是社会意识形态:文学属于社会意识形态,在根本上受社会存在经济的制约,同时也会对社会存在产生能动作用。
一、文学的认识性:文学帮助人们认识自然,社会和精神世界的特性。
1、文学是客观世界在作家主观世界中的反映。2、文学作品蕴含着作家对社会生活的认识。3、文学是对社会生活的整体性掌握。
二、文学的倾向性。是指文学在反映特定社会生活时表现或流露出来的价值取向。1、政治和思想倾向是性是文学倾向性的主要体现。2、文学的政治和思想倾向性必须与文学的真实性相统一。
三、文学的实践性。文学反映社会实践又通过影响读者心灵能动的作用于其社会实践行为的特性。1、文学对政治实践的影响。2、文学对经济社会变革的影响。3、文学对人的精神和观念的影响。
第二节
文学是审美的艺术。(区分道德,宗教,为了回应邓小平的为人,为社会服务的思想,)
一、文学的情感性:文学表达情感激,发读者共鸣,促进社会情感交流。1、情感性是文学审美活动的基本特征。2、情理交融是文学审美活动的现实表现。
二、文学的形象性:文学创造具体生动的艺术形象,反映社会生活的特性。1、形象性是文学艺术之美的重要体现。2、文学形象是有创造,有生气,有意蕴的形象。
三、文学的超越性:文学通过艺术想象和审美理想,提升人的精神境界,获得心灵自由的特性。    对人与自然关系的超越。    对人与社会现实关系的超越。       对人自我的超越。   
第三节
文学是语言的艺术。文学与经济基础的区别在于它是一种社会形态,与其他社会意识形态的区别在于它是一种审美艺术,而与其他种类艺术区别在于它是一种语言的艺术。
一、文学的间接性。必须通过语言符号在头脑展开联想,想象,间接的加以呈现。
二、文学的精神性。文字通过语言符号传达人类精神的丰富性和深刻性。
三、文学的蕴藉性。文学具有在丰富艺术意味的语言符号中运用含而不露的表现深长的意味特性。
马马克思主义鉴定文学性质: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制约着整个社会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的过程,人们的社会存在决定是社会意识。
第二章文学的价值
定义:文学作品满足人和社会的需要。
文学价值来源于读者和作者的共同创造。文学价值的生成包含文学价值的创造和文学价值的实现。
文学的认识功能。文学帮助人们了解一定时代和民族的社会生活状况,获得社会和人生知识,加强人对社会理解的功能。
文教育功能是指文学作品具有影响思想情感,净化心灵世界,增强生活勇气和信心的功能。
文学的审美功能:具有沟通文学活动中主体与客体的美感与情感交流,十人获得对现实精神的超越,实现审美理想,促进个性和才能自由发展的功能。
审美功能是文学最基本的功能,因为文学是为了满足人的审美需求而存在和发展的。文学的审美功能,一方面是其他文学实现其他功能的中介,另一方面是文学审美功能是以情感为中心的整体概念,是文学各种功能协调统一的重要条件。
文娱乐功能是指能够给人带来身体快,是心情愉悦,精神自由,情欲宣泄的功能
文学创作
文学创作动机是指作家从事具体创作活动的目的。具有个人因素和社会因素。
创作冲动是指作家进入创作过程的迫切愿望和心理躁动。主导性的朦胧体验,复杂的升化了的情绪 ,指向作者的内心世界。
艺术直觉是创作主体在瞬间直接把握客体审美意蕴的思维方式和能力。
科学直觉是不依靠概念判断和推理的逻辑思维过程,直接把握认知对象的性质和规律,结果往往是科学的发现。
艺术想象的特点。艺术想象具有超越时空的特性。艺术想象是情感与形象相互交织的过程。
社会生活是一切文学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源泉,生活体验越深刻,对作家创作就越有利。
作家还应包括丰富的文学艺术修养和人文、社会科学及自然科学知识三方面知识积累。
文学作品
日常语言是人们在一般生活中使用比较自然朴素的语言。文学语言是在日常语言基础上,根据不同目的,运用不同方法加工修饰而提炼成的专业语言。
文学语言特征:表达目的不同日常语言指向现实世界,文学语言指向艺术世界。真实性标准不同,文轩语言服务于艺术世界的虚拟性作家,根据内心真实感受和体验进行虚构。意义生成方向不同:文学语言并不直接产生于语言的词典意义和语法规则,而是生成特定语境中的文学语言所构成的艺术形象世界。《古诗的例子》
文学语言的特征。 第一,自指性。第二新异性,第三生动性,第四韵律性。
文学形象的特征。主观性与客观性的交融,这虚构性和真实性的结合,确定性与不确定性的并存,个别性与概括性的统一。
文学象征的特征。第一,具有暗示性,第二具有哲理性,第三具有多义性。
文学意境的特征,第一,情感交融,第二,虚实相生(由一枝春杏出墙展开对满园春色关不住、百花盛开的推测和联想),第三,韵味无穷。      文学意境是要通过情景交融的方式,慢慢品味,求之文内。文学象征是求之文外。
点典型是现实生活的反映。注重细节真实。典型在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意义上才能成立。
文学典型是指作品中塑造的显出性格特征,富有魅力的人物形象。有三个特征,第一个性特征,第二生命的斑斓色彩特征,第三,灵魂具有深度,第四蕴含深刻的历史真实。
文学作品的意蕴性和丰富性可以分为三个层次,第一,审美情韵,第二,历史内容,第三,哲学意味。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4

帖子

0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0
发表于 2022-11-28 15:27:32 | 显示全部楼层
期末就靠你了!感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