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代作家的介绍及影响
(20世纪80、90年代至今中国文坛上的活跃作家)
杨绛 原名杨季康,钱钟书的夫人。中国社会科学院外国文学研究员,作家、评论家、翻译家。代表作有小说《洗澡》。
汪曾祺 现当代作家。深受沈从文影响,1940年开始发表小说。代表作有小说《受戒》。
王朔 北京人。生于1958年。1978年开始创作。曾发表《一半是火焰,一半是海水》、《顽主》、《我是你爸爸》、《看上去很美》等中长篇小说。
王小波 北京人。生于1952年,一个特立独行的作家。作品被誉为“中国当代文坛最美的收获”。主要作品有《黄金时代》、《白银时代》、《青铜时代》、《我的精神家园》、《沉默的大多数》、《黑铁时代》等。
余华 生于1960年,浙江海盐人。1983年开始写作,其作品《活着》和《许三观卖血记》同时入选百位批评家和文学编辑评选的“90年代最具有影响的十部作品”。
莫言 1980年开始创作,着有长篇小说《红高梁家族》、《丰乳肥臀》、《酒国》等八部,中短篇小说《欢乐》、《透明的红萝卜》、《白狗秋千架》、《拇指铐》等多篇。
路遥 1973年人延安大学中文系学习。1978年开始发表作品。着有长篇小说《平凡的世界》、中篇小说《人生》等。
陈忠实 1965年初开始发表文学作品。长篇小说《白鹿原》获第四届茅盾文学奖。现为陕西省作家协会主席。
王安忆 当代女作家。1954年生于江苏南京。1955年随母茹志鹃迁居上海。1975年冬开始发表作品,1980年发表成名作《雨,沙沙沙》。代表作《小鲍庄》、《长恨歌》(获第五届茅盾文学奖)。
贾平凹 当代作家,陕西人。1974年开始发表作品。代表作有中篇小说《腊月,正月》,长篇小说《废都》、《浮躁》,《秦腔》获第七届茅盾文学奖。
史铁生 当代着名作家、思想家。195 1年生于北京。代表作为长篇小说《务虚笔记》、短篇小说《命若琴弦》、散文《我与地坛》等。《老屋小记》获首届鲁迅文学奖。
韩少功 当代作家,1953年生于湖南,代表作有中篇小说《爸爸爸》、长篇小说纯《马桥词典》等。
铁凝 当代女作家,1957年生于北京。现为中国作家协会主席。1975年开始发表文学作品,主要作品有长篇小说《玫瑰门》、《无雨之城》及《铁凝文集》(五卷)。
麦家 作家,编剧。原名蒋本浒,1964年生于浙江富阳,1986年开始写作,以《解密》、《暗算》等小说迅速崛起于文坛,其作品到处玄机暗伏,极为挑战人的智力,被认为是当今文坛最具实力的“黑马”,其作品也被称为“新智力小说”。《暗算》获第七届茅盾文学奖。
现当代诗人的介绍及代表作品
卞之琳
中国现代着名诗人、翻译家、评论家、教授,中国现代诗歌先行者之一,代表作《断章》:“你站在桥上看风景,看风景的人在楼上看你。明月装饰了你的窗子,你装饰了别人的梦。”脍炙人口,为海内外诗界广为传诵。
何其芳
中国现代着名诗人、散文家、文学评论家。早期作品以绚丽的文采表现象征的诗意,创造出独特的抒情散文体。后期作品质朴、明朗、乐观,展现了一个曾在梦中寻路的知识者思想情感发生转变的诗性历程。他的作品及追求因具有深刻的文化蕴涵,被称为“何其芳现象”。代表作《预言》、《夜歌》、《画梦录》。
艾青
中国现当代着名诗人。主要作品有《大堰河我的母亲》、《火把》、《黎明的通知》、《归来的歌》等诗集,《诗论》、《艾青谈诗》等诗歌论着,对诗歌艺术和诗学理论进行了长期的探索与创造。
田间
街头诗的发起人,被闻一多称为“时代的鼓手”。诗作短促跳跃,充满战斗气息。名篇有《给战斗者》、《假使我们不去打仗》。
穆旦
原名查良铮,着名诗人和诗歌翻译家。代表作有诗集《探险队》、《穆旦诗集》、《穆旦诗选》等,以及《欧根·奥涅金》、《唐。璜》、《英国现代诗选》等大量译诗。
食指
本名郭路生,1948年生于北京。“文化大革命”中因救出被围打的教师而遭受迫害。他在“文化大革命”中开始写诗,《相信未来》曾被江青点名批判。其诗被朋友及插队知青辗转传抄,广泛流行于全国,影响深远。即使在精神病院里也未停止创作。
北岛
原名赵振开,1949年生于北京。诗歌创作开始于“文化大革命”后期,反映了从迷惘到觉醒的青年一代的心声,“文化大革命”的现实,造成了诗人独特的“冷抒情”的方式--出奇的冷静和深刻的思辨性。着有诗集《太阳城札记》、《北岛诗选》、《北岛顾城诗选》等。
舒婷
原名龚佩瑜,1952年生于福建。1979年开始发表诗歌作品。主要着作有诗集《双桅船》、《会唱歌的鸢尾花》、《始祖鸟》,散文集《心烟》等。舒婷是朦胧诗派的代表作家之一,与北岛、顾城齐名,但事实上,她的诗歌更接近上一代载道意味较浓的传统诗人。
顾城
北京人。20世纪70年代开始写诗,着有诗集《无名小花》、《舒婷顾城抒情诗选》、《北岛顾城诗选》、《黑眼睛》、《顾城诗集》等,另与谢烨合着长篇小说《英儿》。顾城是我国新时期朦胧诗派的代表人物,被称为以一颗童心看世界的“童话诗人”。代表作《一代人》中的“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却用它寻找光明”成为名句。
海子
原名查海生,1982年开始诗歌创作,1989年3月26日,在河北省山海关卧轨自杀。他杰出的天才创造力在中国诗坛留下了独特的光芒。代表诗作《面朝大海,春暖花开》。
西川
1963年生于江苏。大学时代开始写诗,并投身当时全国性的诗歌运动,倡导诗歌写作中的知识分子精神。出版有诗集《中国的玫瑰》(1991)。翻译有庞德、博尔赫斯巴克斯特等人的作品。
港台作家诗人小说家
梁羽生
“新派武侠小说”的开山祖师。从1952年的《龙虎斗京华》起,到1984年宣布“封笔”,32年的创作生涯中,共创作武侠小说35部,代表作有《云海玉弓缘》、《七剑下天山》、《白发魔女传》等。
金 庸
原名查良镛,浙江海宁人,“新派武侠小说”集大成者。香港着名报刊《明报》的创刊人。1 955年创作了第一部武侠小说《书剑恩仇录》,此后的1 7年中,共完成15部武侠题材作品,除短篇小说《越女剑》外,金庸曾将自己作品的首字组成对联“飞雪连天射白鹿,笑书神侠倚碧鸳”。其中的《笑傲江湖》、《天龙八部》、《鹿鼎记》等均为上乘佳作。
余光中
当代着名诗人和评论家。1949年随父母迁香港,次年赴台。主要诗作有《乡愁》、《白玉苦瓜》、《等你,在雨中》、《敲打乐》等,诗集有《灵河》、《石室之死》、《余光中诗选》等,诗论集有《诗人之境》、《诗的创作与鉴赏》等。至今驰骋文坛已逾半个世纪,涉猎广泛,被誉为“艺术上的多栖主义者”。
席慕容
女,蒙古族,全名穆伦·席连勃,意为浩荡大江河。台湾知名画家,更是着名散文家与诗人。1943年出生于四川。十三岁起在日记中写诗,十四岁人台北师范艺术科,后又人台湾师范大学艺术系。着有诗集《七里香》、《无怨的青春》、《时光九篇》,散文集《有一首歌》、《江山有诗》,美术论着《心灵的探索》、《雷色艺术异论》等。作品浸润东方古老哲学,带有宗教色彩,透露出一种人生无常的苍凉韵味。席慕容多写爱情、人生、乡愁,写得极美,淡雅剔透,抒情灵动,饱含着对生命的挚爱真情。
白先勇
1937年出生,广西桂林人。1 95 1年随其父国民党高级将领白崇禧到台湾。1961年毕业于台湾大学外文系。上大学时开始小说创作,1963年赴美国就读爱荷华大学小说创作班,获硕士学位,主要作品有长篇小说《孽子》,短篇小说集《台北人》、《寂寞的十七岁》,话剧《游园惊梦》,电影剧棒《玉卿嫂》,评论文集《蓦然回首》等。
琼瑶
生逢战乱,1949年随家迁台湾,高中毕业后未能考取大学。16岁在台湾《晨光》杂志发表短篇小说《云影》。读高中时,先后发表200余篇文章。1963年自传式长篇小说《窗外》出版,一举成名。1963年到1985年间,共创作长篇小说、《烟雨蒙蒙》、《几度夕阳红》、《在水一方》、《碧云天》等42部。美化人生的爱情理想是她小说的主旋律;曲折新奇、波澜起伏的故事情节是她小说引人人胜的主要手段;具有浓郁诗意、雅俗共赏的文学语言是她小说独具魅力的重要特点。 因此她的言情小说拥有庞大的读者群。并有大量作品被拍成电影、电视剧。
三毛
中国台湾当代女作家,浙江定海人,本名陈平,1943年生于重庆。1964年,在文化大学哲学系当旁听生。1967年休学,只身远赴西班牙。前后就读于西班牙马德里大学、德国歌德书院。曾在美国伊利诺依大学法学图书馆工作。1970年返台,在文化大学德文系、哲学系任教。。1973年与荷西在西属撒哈拉沙漠的当地法院公证结婚。1979年9月30日,因丈夫荷西潜水意外丧生而回到台湾。1981年结束流浪异国14年的生活,定居台湾。1984年因健康关系,辞去教职,以写作、演讲为生活重心。不990年从事剧本写作,完成她第一部中文剧本。1991年去世,享年48岁。着有《撒哈拉的故事》、《万水千山走遍》、《滚滚红尘》等。
龙应台
中国台湾当代女作家,1952年生于台湾高雄,1974年毕业于成功大学外文系,后赴美深造,攻读英美文学,1982年获得堪萨斯州州立大学英文系博士学位后,一度在纽约市立大学及梅西大学外文系任副教授。.1983年回到台湾,先在中央大学外文系任副教授,后去淡江大学外国文学所担任研究员。1984年出版《龙应台评小说》一上市即告罄,多次再版,余光中称之为“龙卷风”。1 985年以来,她在台湾《中国时报》等报刊发表大量杂文,小说评论,以专栏文章组成的《野火集》风靡台湾,匙20世纪80年代对台湾社会发生巨大影响的一本书。1988年迁居德国,开始在海德堡大学汉学系任教,开设台湾文学课程,同时每年导演学生戏剧。1988年底,作为第一个台湾女记者,应苏联政府邀请,赴莫斯科访问十天。1996年以后龙应台不断在欧洲报刊上发表作品,对欧洲读者呈现一个中国知识分子的见解,颇受注目。自1 995年起,龙应台在上海《文汇报》“笔会”副刊撰写“龙应台专栏”。
朱天文
中国台湾当代着名女作家,台湾新电影的重要编剧之一。1956年8月生于高雄凤山。出身文学家族,曾主编《三三集刊》、《三三杂志》,开办三三书坊,现专事写作。侯孝贤结识,从此与台湾“新电影”导演、编剧、影评人往来频繁,多方参与“新电影”的发展。与侯孝贤导演长期合作编剧,创作了许多为台湾电影赢得巨大国际声誉的电影作品;其间亦不断出版电影剧本及原着小说,与电影各自成为独立的作品。1994年以长篇小说《荒人手记》获得首届时报文学百万小说奖。着有小说集《乔太守新记》、《传说》、《最想念的季节》、《炎夏之都》、《世纪末的华丽》、《朱天文电影小说选》等,散文集《淡江记》、《小毕的故事》、《三姐妹》、《下午茶话题》,电影剧本《恋恋风尘》、《悲情城市》、《戏梦人生》、《好男好女》、《千禧曼波》等。
亦舒
香港当代着名女作家,原名倪亦舒,兄长是香港作家倪匡。1946年生于上海,5岁时到香港定居,中学毕业后,曾在《明报》担任记者和电影杂志采访和编辑等。1973年,亦舒赴英国修读酒店食物管理课程,三年后回港,任职于富丽华酒店公关部,后进入政府新闻处担任新闻官,也曾当过电视台编剧。现为专业作家,并已移居加拿大。代表作《喜宝》、《圆舞》、《玫瑰的故事》。
李碧华
香港当代着名女作家,原名李白。出生、成长于香港。曾担任记者(人物专访)、电视电影编剧及舞剧策划。代表作品有《川岛芳子》、《霸王别姬》、《青蛇》、《胭脂扣》、《生死桥》、《秦俑》、《饺子》、《潘金莲之前世今生》、《诱僧》等。
梁凤仪
香港着名财经小说作家。1 979年开始在商界奋斗,创办过香港首间菲佣介绍所,从事过证券金融广告等行业,是香港商界知名的女强人。1986年开始以业余身份为香港报章撰写专栏,1989年起开始以业余身份为香港报章撰写专栏,1989年起开始写作言情小说,并创办“勤+缘”出版社。其作品多以都市商界为背景,演绎职业女性的爱情、婚姻、家庭故事,虽以传奇为主,但也具有一定的现实性,因此亦被人称为“财经小说”。代表作《醉红尘》、《花魁劫》、《豪门惊梦》、《花帜》、《世纪末的童话》等。
文章内容整理于网络,侵权请予以告知,小编将在48小时内删除~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