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前,首届“徐福酒杯”徐福文化全国文艺作品征稿评选结果公布,海淀作协理事王培静作品——微小说《一壶老酒回味长》,荣获二等奖。
这篇作品以新农村建设为背景,塑造了一位新时代村官的良好形象,贯穿村史和家风传承,切口小,立意高,贴近生活。
据了解,此次征稿活动由中国寓言文学研究会闪小说专委会、江苏省连云港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指导、连云港徐福研究会等单位联合举办,历时三个月,共收到国内外参赛作品1471件(组),经过预选、初评和终评,评选出14篇等级奖作品。
王培静勤于笔耕,四面开花,仅今年就先后获得第十届长征文艺奖、黄河征文二等奖、第六届“南狮杯”助力乡村振兴主题全国法制微小说文学大赛三等奖等。
获奖作品:一壶老酒回味长
艾究虽然只有高中毕业,靠着聪明、吃苦,在深圳打拚多年,干绿化行业挣到了钱。他是家乡异地商会的副会长,热心公益事业,为家乡学校和残联捐了不少钱和物质。
四十岁这年,老家有关部门及镇里领导动员他,你是党员,回家乡发展吧,带领村里共同富裕。他心中本就有回家乡发展事业的想法,各级领导这样一说,他就下狠心处理完公司的业务,变卖了资产打道回村了。
住进了村里唯一的小洋楼里,家族的人知道他爱喝两口,知道他这次是回来竞选村主任的,就排着队来请他去喝酒,但都被他拒绝了。
这不,本家大伯背着手一进门就喊:“大侄子,在家吧。”
“在,大伯来了,快,屋里坐。”
“你伯母说,人家都来请你去吃酒,你都没去,我来试试,看请的动不?”
“老伯,您侄子戒酒了,谁家的酒也不去吃了。”他陪着笑说。
一听他这样说,大伯一下子拉下了脸,沉默了片刻说:“知道你是为了竞选村主任,想给大家留个好印象,可选举也得指望自己人,你不能都给得罪了吧。一家一户的请吃个饭,别人能说出什么来,再正常不过的事。”
“大伯,您也是老党员,应该多支持我。我这次下决心回来,就是想在村里办起农场,除发挥我的老本行,种植苗木和花卉外,种植优质高粱和稻谷,供应我们的‘徐福’酒厂,产出更好更醇的美酒。”
“那和吃饭、喝酒一点也不冲突呀。”老伯说。
“酒能成人事业,也能败人事业,外边这样的例子太多了,要想一碗水端平,就得行得正,请老伯理解我吧。”
“那好吧。老伯是讲不过你的了。”
艾究竞选上村主任后,召开村民大会,说出他的施政计划,要把分到各家的土地收回来,按土地多少补偿也行,参加土地入股分配也行,集体种植绿植和高粱。
和他是高中同学的来虎却站起来投了反对票:“你这不是倒退吗?国家把地分给农民,你现在却要收回去,我租的地和自己家的地一分也不会交。”
“来虎,咱是老同学了,你得支持我工作,再说,我这样做,绝对是为大家着想,地本来就是国家的,三十年政策不变,地还是大家自己的,只是我们集体一起种植。”
“说下天来也没用,我不参加什么农场、分红,我只种我自己的那些地。”
没几天,上面来了工作组,找艾究谈话和召集党员开会,说有人上访,告村主任艾究想变天,收大家土地。
弄清了情况,工作组又找来虎他们谈心,给他们讲明政策和了解到的真相。有三个人想通了,只有来虎和另一个村民坚持不参加艾究的农场计划。
和各户签订合同后,艾究先是出资盖起了农场用房,然后给村里建起了养老院,村里六十岁的老人,一天都来这儿吃饭。在这儿看电视,打牌,聊大天。
三年后,村里每家都住上了自己的新房,每个村人的脸上都洋溢着幸福和满足的笑容,许多在外边打工的中年人和年轻人都回来了,来虎看到艾究的农场成功了,后悔自己当初的选择。在村里走路都是低着头。
这天,艾究敲响了来虎家的门……
省电视台来采访时,来虎现身说法,电视台一放,感动了许多人。
五年后,新村剪彩这天,村主任艾究破例喝了酒,那是在他家储藏了三十年的一缸老酒,是当年做酿酒师傅的父亲留下来的。他说:“父亲得病离世时交待:‘用好粮食,做良心酒。做酒和做人一样,要有好口感、好口碑,才能让人念念不忘!’”
大家望着头发花白了许多的艾究,一边点头一边抹起了眼泪。
作家简历:王培静,全国小小说组织联盟副

主席、中国作家协会会员、海淀作协理事、《新老年》杂志副主编。曾获冰心儿童图书奖、冰心散文奖、第七届金麻雀奖、中国微型小说一等奖、解放军总后勤部军事文学奖、长征文艺奖等。发表作品400余万字,编著图书200余部,出版个人作品集21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