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表于 2022-12-2 12:42:03
|
显示全部楼层
先给结论,学理科。曾经我也是文理都凑活,觉得文科更高大上,有温度,理科太机械、死板了,现在想想主要还是因为高中重理轻文,高一物化生的课时明显要比政史地的课时多,政史地更多的像是一种学累了的放松。然后高二稀里糊涂如愿选文,开启了后悔模式。文综选择题对我来讲没有什么难度,最难的是材料题,尤其是历史材料题。高中阶段政史地三门的学习更多像是一种模式化的思维分析,投射在应试中那就是八股文,你有自己的想法在考试中写出来不一定能得分,给我印象最深刻的是历史老师因为一句话扣分我按照教材写“为民资发展创造条件”历史老师非要说“促进了民资发展”这能成为扣分的理由,你敢相信?自此我就知道什么是主观性和任意性,有的时候并不是你写错了,而是阅卷人觉得“你写的怎么怎么样”他觉得你写的可以那就是高分,他觉得你写的不符合他的语言习惯有可能就挑毛病,所以说材料题得分在你写的还行的情况下,能得几分就看天意了。
高中最终是要面对考试的,能支撑一个人学下去一门课不是靠喜爱/感兴趣,而是正反馈,文科三门更多的是负反馈,它不像理科对错分明,文科是踩点给分,问题也出在这个“踩点”上。文科都凑合的情况下,还是选择理科好,不信的话你可以去书店看看文综的大题做一做,你觉得你能拿多少分,然后真的能拿多少分,就能体会到我讲的这种不确定性了。
很多人不是说多喜欢政史地,而是觉得物化生相比之下听课更加困难,而在政史地都听懂的情况下产生思维假象“我好像更喜欢文科”“我更适合文科”“文科较理科更简单”“文科不就是背嘛”,这些话就是骗高一的,显然我让骗了!其他问题欢迎交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