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古代,中国以文科为长,西方以理科为长。
在当今,中国文科与理科都不见长,西方文科和理科都见长。
其实当今我们中国人理解的“文”和“理”都不是古代中国人所定义的概念,而是从西方引进而借用中国的名词。中国古代也有文与理分科,不光是叫法不同,而且概念也不同。西方的理科相当于中国古代的文科,西方的文科相当于中国古代的道学。就是说,中国古人把文科学问称为道学,把理科学问称为文学。孔子要求弟子“行有余力则以学文”,意思是要求弟子不要一天到晚只知道学习文科学问,还需要学习理科知识呢。孔子所教给弟子的只是文科学问。每个人都需要直接创造价值,譬如学农、学工、学商,这样才能谋生。在孔子时代,学文的目的是当官,当官了当然有薪水,问题是还没有当官之前如何活下去呢,必须学理科知识以谋生。
文科是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学问,人文科学简称文科,它是社会科学的血肉。社会科学用以指导社会治理和国家治理。国家需要大量的文科人才帮助它治理国家。国家治理得好还是不好,这取决于这个国家的文科人才是不是合格。当今中国的问题在于缺乏合格的文科人才。很多人说文科无用,其实不是文科无用,而是文科人才无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