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106|回复: 9

毕业十多年后,曾经的同学混的如何?

[复制链接]

3

主题

6

帖子

11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11
发表于 2022-12-4 16:50:1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我待过三个班,一个理科班,一个文科班,一个艺术班。

理科班是我上高一时的班,这个班挺朴实的,从衣着打扮可以看出来大部分学生家境不太好;通过口音也能听出来,大部分学生不是襄阳本地人,一多半人操着南漳、老河口、邓州、唐河等地的口音。
班级氛围比较热烈,班主任喜欢组织各种活动,所以班上每天都很热闹、很有凝聚力。
这个班最大的特点在于,竞争十分激烈,全班都处在一种特别紧张的氛围中。学习至上、分数至上,学生只知道考试学习,任课老师带头歧视成绩不好的学生。

高二我转到了文科班。
文科班和理科班的差异很大,文科班曾做过一个学生家庭基本情况调查,结果显示,大部分学生家境不错,父母在体制内工作的居多,有记者、公务员、国企职工、医护人员等等。
文科班的班级氛围,说实话不太好,没什么班级凝聚力和集体荣誉感,人与人之间非常冷漠。家境相仿的学生会主动抱团,形成一个个小圈子。
这个班不怎么重视成绩,反而更重视家境,企业家和官员的子女能受到各种优待。穷人家的孩子哪怕成绩再好,老师和同学也不会多看他一眼。
老师的教育理念比较先进,班主任会和我们讲一些非常现实的话题,比如选专业、搞关系、整合家庭资源。在理科班的时候,老师可从没聊过这些。

艺术班是大学的班级。
艺术班上没穷人,同学普遍家境殷实,父母不是企业家,就是机关企事业单位管理层。
艺术班最有意思的特征在于,老师和学生们都十分重视情商,学生都很热衷于搞关系、互换资源,而且这个班没有鄙视链,哪怕你来自普通家庭,也有人主动和你交朋友。怎么说,有些人虽然家境一般,但谁能保证人家以后不会成为精英呢?
——

我感觉吧,这三个班其实就是三种阶层的写照。

理科班是中下层的缩影,学生多来自县乡贫困家庭,之所以选择学理科,也是因为父母都希望孩子们能学门技术好找工作。
理科班的风气比较朴实,学生们只埋头学习,不想其它事情。但由于很多学生指望通过高考逆天改命,所以学生们对分数的追求似乎到了痴迷的程度,甚至出现了分数鄙视链,成绩好的学生高高在上,成绩差的学生遭到歧视。

文科班是中产阶级缩影,学生多半来自城区体制内家庭和商人家庭,之所以选择文科,是因为这些父母希望孩子能子承父业,继承自己的家族资源。
文科班的风气十分冷漠,因为体制内就是如此。体制内最重要的是做好分内的事+和圈子里的人搞好关系,所以文科班的很多学生喜欢抱团,国企子弟和国企子弟玩,公务员子弟和公务员子弟玩,经营好自己的小圈子就行了,没必要去关心圈子以外的事。
文科班不重视成绩,其一因为进体制不需要非常好的成绩,其二很多人家里有关系和资源,早早地给孩子做了规划。比如我班上那些铁路子弟们早就把未来规划好了,他们铁路系统的基础教育是非常扎实的,所以铁路系统的子弟普遍很聪明、学习能力很强,只要稍微学学就能拿到不错的分数,听说过蒋方舟吗?她就是襄阳铁路系统子弟。但我们班上那七八个铁路子弟从不好好学习,因为进入铁路系统只需要大专文凭就行了,再高的文凭也没啥意义,你985211也好,你三本大专也好,反正进了铁路都是有编制的职工,都拿一样的工资,与其累死累活考个好大学,还不如轻松愉快混三年。

艺术班就是妥妥的精英阶层了,典型的有钱人大乱斗。
艺术班的学生大都来自大城市,当官的、做生意的居多。
说实话我的家境在艺术班真算比较靠后的了,所以就感觉自己在思维和认知方面还是追不上其他同学的脚步。有件事我记的特别清楚,大三上景观设计课程时,老师给了一个地形图,让我们自由规划;那些家里开公司的同学都是按高档住宅区的规格做了设计,他们图纸一拿出来我直接懵了,很多设施都是我从没见过的东西;而我们这些体制内的同学都是按普通商业小区进行的规划,一拿出来就被老师批评说档次太低。后来我转专业去学马克思,也是因为艺术实在是不适合我,毕竟没那个眼界、认知,是做不了艺术的,特别是像环艺这种高档艺术压根就不是普通人能做的。相比之下还是法政之类的专业比较贴合我的家庭氛围,学起来比较轻松。
艺术班的氛围很好,学生有钱却不跋扈,明显是接受过良好的礼仪教育。学生之间都懂得互相尊重、利益互换,学校也有意安排了很多活动以开拓学生眼界、锻炼学生合作共赢思维,让学生在活动中发现自己的特长。比如说,有些商人家庭的孩子,虽然专业水平不太好,但他们的情商特别高,在组织管理、公关礼仪、沟通交流方面都特别厉害,他们往往能在工作中发挥重要作用。有些学生甚至可以利用家庭的资源帮学校完成一些工作,反过来说,实际上他们家也是利用了学校的资源扩张生意。

——

现在毕业也有些年头,通过和同学们交流我就发现,总体来看还是艺术班的同学混的最好,其次文科班,再次理科班。

其实这个结果我们早几年就能猜到,别看艺术班和文科班都不重视成绩,但有些事情在冥冥中就已经注定了。

而且令人咋舌的是,就算是看学历和成绩,也是艺术班>文科班>理科班。
艺术班很多人留学了,去的都是名校。文科班当年考上好大学的人也不少。至于理科班,别看理科班很重视成绩,实际上高考却是三本居多。

这一切,我觉得可以用布尔迪厄的“文化资本”理论来解释。
阶层,教育,思维,认知,资源,情商,这些东西被统称为“文化资本”,是除了金钱外,家庭传承给孩子的最重要的财富。
具体的就不展开说了,有兴趣的可以自己去搜索一下。

反正经过这三个班级的对比,我就觉得吧,确实要重视文化资本,有时候不能把成绩看太重,而是要全方位提高孩子的综合能力,特别早培养孩子的眼界、思维、认知水平,让孩子像那些艺术班学生一样,会来事,懂得待人接物、为人处世;会整合人脉,懂得利益互换、合作共赢;会思考,像文科班的学生那样有规划、会利用资源;懂礼仪,明白与人为善的道理,能完美应付各种社交场合。
这些能力,远比死读书要来的重要。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

主题

5

帖子

10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10
发表于 2022-12-4 16:50:17 | 显示全部楼层
感觉理科班的老师从没和学生交过心,一直是在鼓动学生好好学习。因为那个班上的学生和老师吧,不是一个阶层的人,学生家境不太好,没什么利用价值,除了分数外不能给老师带来什么。老师逼着学生学习,因为每考上一个一本,这个班的教学团队可以拿到8万块钱奖金,这是学生唯一的利用价值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3

帖子

5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5
发表于 2022-12-4 16:50:31 | 显示全部楼层
而文科班的老师就经常和学生聊一些非常现实的话题,比如就业、搞关系之类的,而且这老师经常单独约见家长,家长也乐于结实他这个朋友。老师知道,这个班的很多学生可以给他带来资源,给学生们讲点社会经验、搞搞素质教育,也是有益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

主题

6

帖子

11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11
发表于 2022-12-4 16:50:39 | 显示全部楼层
上层社会人捧人,中层社会人挤人,底层社会人害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2

帖子

0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0
发表于 2022-12-4 16:51:22 | 显示全部楼层
总结到位[赞同]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

主题

3

帖子

7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7
发表于 2022-12-4 16:52:11 | 显示全部楼层
受教了[思考]最后一段说的挺对的。不过你的经历跟我的有点区别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2

帖子

0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0
发表于 2022-12-4 16:52:26 | 显示全部楼层
这一点特别奇怪:理科班学习的气氛很浓,高考成绩却并不好;文科班学习气氛淡得多,高考成绩反而好一些。[好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1

帖子

0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0
发表于 2022-12-4 16:53:26 | 显示全部楼层
学习气氛浓不代表学习成绩好,气氛到位,实力不足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

主题

3

帖子

7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7
发表于 2022-12-4 16:54:17 | 显示全部楼层
[赞同]我的理论确实和你一模一样。但是我经常听到一些理工小将,说你们文科人学文科只会吹不干实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

主题

5

帖子

9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9
发表于 2022-12-4 16:54:40 | 显示全部楼层
他们的价值观比较纯朴,没那么腹黑。我上大学时,小组作业是最难推进的,因为大部分人的想法就是指使别人去干活,自己稳坐太师椅,等做总结分享的时候,自己再去抛头露面收获掌声[doge]如果人人都不愿干活,只愿分配,那世界就乱套了。所以不要改变理工小将的思想,这个世界需要朴实的务实主义者。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