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127|回复: 1

文科选专业,跟着考公考编的方向来

[复制链接]

1

主题

1

帖子

3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3
发表于 2022-12-7 15:53:3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上一篇《理科生如何报考专业》一文中,我们分析了上海各区的“家门口”产业与相关专业。
那么文科生有类似的专业选科策略嘛?
文科专业不像理工科专业那样,培养学生的某些特定技能,更多的是让学生掌握人文社科研究的方式方法,建立自己的知识体系。因此文科生就业的上下限都比较宽广,相较于专业的选择,“名校光环”更加重要

文科专业分类   
纯文科 & 文理兼收类
“文科生”可以报考的专业通常是“不限选科”或者要求选“历史/政治/地理”的专业,我根据“是否需要学高等数学”将这些专业分成纯文专业与文理兼收专业:
纯文专业包括文、史、哲、社会学、法学、小语种、艺术类专业,人文和社科是两个方向,纯文科偏重理论研究,且大多数学校都不要求学高数;
文理兼收专业包括经济学、金融学、管理学、心理学等专业,这些专业多放在不限组里,个别学校会放在物理组里招理科生,大多学校要求学高数。


从专业名想象职业,就能明显的感觉到:
纯文专业大多比较抽象,很难想到对应的工种(除了法学),所学知识似乎在各行各业都有用,但又似乎没什么用;
而文理兼收的文科专业(如金融,财会等),通常要学习一些专业技能,有对应的各种证书,看专业名也很容易想到对应的工作。
那些抽象的纯文专业,具体就业如何?我们通过统计中国教育在线的数据,概览总体的就业趋势。

文科就业方向
编制 + 大量文员职位
根据中国教育在线,纯文科专业的就业情况如下:
(占比>5%的行业,在图表内标注具体占比)


文科生在“其他行业”、教育培训、媒体、房地产、金融投资、快消等行业就业较多,但也较容易在文员、行政、销售等初始技能门槛较低的工作之间内卷。
上表中吸收了各个专业30%以上毕业生的“其他行业”,其实是考公考编
纯文科专业在体制外的职业生涯虽然规划较模糊,但是在考公考编上却有很大的专业优势。网上有句话,“文科生的尽头是体制内”,不无道理。

文科专业考公有优势:
统计2022年度第一轮上海公务员招录文件:
公务员A、B类与参公A、B类(未统计服务基层定向、市外办非通用语、公安系统特警、残疾人专项)招录人数总共2567人。
(公务员、参公、AB类详解参见前文《想做公务员,什么专业能赢在起跑线?》
而在这两千五百多个岗位中,超过三分之一的岗位限定纯文科专业报考!


在考公务员方面,法学是绝对的优势学科。除此之外中国语言文学、新闻传播学、社会学岗位数也较多。(考公着实是文科生的主场!!)
由职位描述的关键词也可见,材料撰写、思想宣传一类的内容是大多数岗位的必备技能。纯文专业的学生考公,也要做好未来苦练笔杆子的准备。

文科专业的第二大出路:做老师
除了考公,文科生的另一个主要出路是“教育培训”,也就是做老师。
学中文的教语文,学英语的教英语,学历史的教历史,学哲学的可以教政治。教师工作对以上专业学生来说算是高度对口。
对于明确想要做老师的同学来说,华师大、上师大的师范专业可能是最好的选择。
想拿教师编制?华师大提前批是最优路径,没有之一!

想做老师:上师大的春考与提前批,不容错过!


不论文理,都有光明的未来  
名校+个人实力,决定求职上限~
去年的中央工作论文《关于我国人口转型的认识和应对之策》中最后一段有提到:“重视理工科教育,东南亚国家掉入中等收入陷阱原因之一是文科生太多。”不论高考时的录取分数、社会招聘岗位的数量和薪资、还是从宏观的政策扶持方向看,文科生的求学、就业之路确实走得比理工科学生辛苦一些。
但文科是一个民族的精神和底气,文化自信与精神文明建设关乎着国家社会发展的软实力。我们可以“重理”,但不应该“轻文”。

最后,从就业的角度给文科生提出一些建议:
1、重视“名校光环”,在没办法比较“专业技能”情况下,尽量选排名靠前、名气大的院校,学校的牌子就是你最好的背书。
2、尽量选大城市上大学,多见见世面,多积攒人脉,争取更多、更好的实习机会,提升自身综合能力。
3、尽量培养“一技之长”,可以优先报考金融、财会、法学等有一定技能门槛的专业;学中文/英语/历史/哲学的可以考个教师资格证;学新闻传播的多打磨自己的摄影、视频剪辑能力等。
4、考公考编提前规划,公务员考试对文科生更友好,在很长时间内都会是文科生就业的最佳选择。许多职位仅限文科专业、仅限应届生,确定要考公的同学,在大学期间就可以准备起来了,大学时请积极入党!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

主题

5

帖子

10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10
发表于 2025-3-29 07:21:28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