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3
7
新手上路
在这场论争中,林纾发表《致蔡鹤卿书》,《论古文白话之消长》等文,反对白话文,维护文言文。公开攻击北京大学新派人物“颠孔孟,铲伦常”,“尽废古书,行用土语为文字”,还发表了《荆生》,《妖梦》等小说,影射咒骂文学革命的倡导者。他假托荆生以武力痛击田其美,金心异,狄莫三人,目的是影射陈独秀,钱玄同,胡适三人。
学衡派[2]在其《简章》中提出:“论究学术,阐求真理。昌明国粹,融化新知。”实际目的是想把资产阶级文化和中国封建文化拼凑起来,为封建统治服务。梅光迪发表《评提倡新文化者》,摆出一副“融贯中西之通儒大师”的姿态,表面上赞同“改造固有文化,与吸取他人文化”,实际上大肆攻击马克思主义,攻击文学革命。胡先啸在《中国文学改良论》中攻击新文化运动,反对言文合一,鼓吹“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老调。
甲寅代表人物是章士钊,因其复刊《甲寅》周刊,故被称之为“甲寅派”[3]。章士钊时任北洋政府教育总长兼司法总长,他维护封建教育,反对爱国学生运动,提倡读经。他在《评新文化运动》,《评新文学运动》中以古书为例,企图从逻辑学,语言学,文化史的角度证明文言文的优越,以此来攻击白话文及新文学运动。
使用道具 举报
0
5
10
本版积分规则 发表回复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Archiver手机版
Powered by Discuz! X3.4© 2001-2015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