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130|回复: 1

厉害的作家,都有一套属于自己的阅读方法

[复制链接]

1

主题

6

帖子

12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12
发表于 2023-1-12 07:42:2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图片

熟悉我的小伙伴都知道,我每年大约读200本书左右,讲书50多本左右,说实话,如果没有阅读方法或者说阅读技巧,基本上很难实现。很多时候,数量和质量是没办法平衡的,如果想要平衡,只能提高阅读效率。
分享6条,我从这8位深度影响过我的作家身上学到的读书方法



图片

1.允许自己对一些“名著”不喜欢。

并不是所有人都要对名著熟悉的,也不是要对所有的名著都熟悉,不喜欢读名著,或者读写不下去名著,没关系的,人生没有必须要读的书,名著也一样;



图片

2.拆书这种方法yyds。

如同南派三叔说的,在他读金庸的时候,会仔细琢磨为什么这个人要说这几句话,而不是其他的;为什么这句话要这么写,而不是那么写。
我经常做这个练习,甚至它成为了我写作技巧的来源,没事的时候就爱“拆名家的文章”,大大提高了写作逻辑;



图片

3.随便翻翻很容易激发灵感。

虽然我会想尽一切办法压榨一本书,让它为我所用,但是很多的“压榨”都是伴随着随便翻翻的,因为随便翻翻,会暗示给你的大脑:放轻松,不用非得读出点什么来,恰恰是这种放松,会ji活很多的阅读火花。
很多人对阅读苦大仇深,压力很大,反而会影响到吸收;



图片

4.你喜欢的书,可以读到3-4遍。

我有几本书,是每年都读一遍的。一方面是真喜欢,读起来开心;另一方面是借此来检验一下自己有没有成长。我有一个师姐,世界名校毕业,分享学习经验时,说她读了十几遍《红楼梦》。



图片

5.一个时期,尽量围绕着一个“目的”来进行

可以理解为:对于非职业读书人,尽量可以以一个月作为集中阅读某类书的时间。比如3月读历史书,4月读哲学书,5月读心理学书等。
我前几年都是按照年来阅读的,20年是商业类的;21年是历史类的,以年为单位对于大部分人有点长,以月为单位比较容易。



图片

6.大部分人做的读书笔记,只是好看,但无效,有用的读书笔记,和读一本书的难度相当。

很多人爱做摘抄,其实我个人觉得帮助不大。
钱钟书先生做一遍笔记的时间,是读这本书时间的一倍,已经是对里面的内容进行了更深的延展,是赋予这本书更多的意义,而不是像很多人一样,仅仅是“听从于作者的摆布”,只知道摘抄、记忆而已。



图片

厉害的人,都有一套自己的读书方法,希望你也慢慢建立。



图片

我是蓑依,一个写作13年,出版过5本书,永远以写作视角观察世界的学生。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

主题

3

帖子

7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7
发表于 2025-3-22 06:57:11 | 显示全部楼层
有空一起交流一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