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120|回复: 1

我近距离拍摄到了英国女王的风采照片!

[复制链接]

1

主题

1

帖子

3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3
发表于 2022-9-22 07:44:2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当地时间9月8日,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在苏格兰巴尔莫勒尔城堡去世,终年96岁。作为英国历史上在位时间最长的君主,伊丽莎白二世1926年4月出生,1952年继承王位。她即便是在90岁高龄,依旧在工作,且对生活充满热情。网友们曾比喻“铁打的英国女王,流水的英国首相”。登基70年来,伊丽莎白二世见证了一次次的重大历史发生。
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逝世后,世界各国媒体都进行大篇幅报道,并成为网络热搜消息,讨论热烈。
伊丽莎白二世女王在位70年,致力于促进国家发展,推动英国同世界各国的友好交往。女王是第一位访华的英国君主,也曾接待多位中国领导人访问英国,为增进中英人民理解、扩大两国友好交流作出了重要贡献。
伊丽莎白二世女王长期关心和支持中英友好,是中英关系发展的亲历者和推动者。1986年10月12日,伊丽莎白二世应时任中国国家主席李先念的邀请,对中国进行为期一周的国事访问,这也是历史上第一次英国国家元首访问中国。
伊丽莎白二世用6天的时间访问了北京、上海、西安、昆明和广州等城市。
英国女王访问上海的时候,我在上海虹桥国际机场工作。对这次重大国际访问活动,上海方面和机场当局非常重视,全方位地作了隆重、热情、周到、细致的欢迎安排,其中包括在停机坪里搭建了一个新闻采访平台,可供中央和上海主要新闻媒体现场拍摄采访。
由于英国女王的国宾级别规格很高,因此对新闻单位的记者采访名额控制很严格,只批准十来位新闻记者允许登达新闻采访平台。我当时作为《航空港》杂志的责任编辑、记者,有幸获得了一张采访证,占据了一席之位。当时在现场采访的还有上海人民广播电台新闻部主任邱洁宇等。
我当时手头使用的是DF照相机,配备了85~135毫米的镜头,使用的是彩色胶卷。与新闻摄影专业人士相比较,我的这套照相器材是很简陋的。我们提前两个小时到达现场等候。
当英国女王专机飞抵虹桥国际机场的时候,全场气氛热烈。我目不转睛地盯着专机的机舱门,当英国女王款款步出机舱门的一刹那间,我连连按动快门,镜头并紧紧随着她到达机坪,经过欢迎人群,近距离拍摄了许多英国女王的形象风采照片。









10多天后,当年10月底,中国首本《航空港》杂志创刊了。创刊号上刊登了我撰写的《上海虹桥国际机场的昨天、今天和明天》文章,刊登了我在现场拍摄的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抵达上海虹桥国际机场的珍贵照片。为首期《航空港》杂志增色添彩了许多。
事后,时任上海虹桥国际机场党委书记杜春才、党委办公室主任李克治特地表扬了我:“罗克平同志在重大国际活动中,使用简陋的照相工具,圆满地完成了新闻拍摄任务,不错,很好!”
近距离拍摄英国女王的风采照片,这是我新闻生涯中第一次参加重大国际活动的新闻采访拍摄,这段经历实在难忘,实在宝贵!




往期精彩节目回顾:


罗克平受到上海市委书记李强会见汇报工作畅谈收获体会


市民罗克平提的建议写进了上海市“十四五”《规划纲要》


罗克平获得“上海市优秀人民建议”证书


上海市侨联领导齐全胜新春走访看望侨界人士罗克平


罗克平荣获2021年度上海市基层理论宣讲先进个人


罗克平文学作品再次获得上海市大奖


罗克平|登上《名人专访》节目


罗克平荣获“感动新桥”道德模范人物称号


罗克平的作品荣获主题征文活动一等奖


罗克平荣获上海市长宁区归侨侨眷先进个人


罗克平荣获松江区十佳优秀老年志愿者称号




作者简介
罗克平:编审,资深主编,旅游文学作家,出版了《行走旅途——全球值得一游的N处》《千帆太湖》等著作。被收录“百度百科”人物。
发表作品1000多万字,分别被《人民日报》《解放日报》《文汇报》《新民晚报》《中国民航报》等报刊刊登。
罗克平先生到过40多个国家和地区采访、旅游。在上海人民广播电台《放心去旅行》栏目连续5年担任嘉宾,介绍了荷兰、德国、法国、瑞士、新西兰、南非等24个国家的182期旅游节目。
更多文章请关注微信公众号:“行走旅途放心去旅行”。
“如果喜欢我的作品,请赞赏鼓励哦!”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4

帖子

8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8
发表于 2025-2-16 12:32:02 | 显示全部楼层
楼猪V5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