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106|回复: 1

看书你真的不挑出版社吗?

[复制链接]

1

主题

2

帖子

4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4
发表于 2022-9-20 07:35:4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粗略的算起来本人的书龄大概也有个7、8年了,这得从真正开始精细阅读开始算起,之前读的《你的孤独虽败犹荣》《从你的全世界路过》等等那些都不算,那都是实实在在的黑历史,不提也罢,非要让我说的话就俩字:俗过。对挑选一本适合自己阅读的书大致有一套自己的系统的理论体系,包括但不完全包括:出版社、作者、版本、译者、编辑、书名、封面设计、书封上的荐语、目录等等。
如果把这些都挨个唠一遍那得出本书了,也会就此坐实了我们这个公众号话痨的本质,所以今天就挑其中最重要的出版社来聊一聊!
中国的出版社是数不清的,质量也参差不齐。出版社和出版社是不同的,很多出版社都有着自己的特色。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
在胖宇心目中最好的三家出版社:商务印书馆、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生活.读书.新知三联出版社。

商务印书馆



商务印书馆是中国最长寿的出版社,与北大同时被誉为“中国近代文化的双子星”。自1897年诞生以来尽力了光明与黑暗,见证了新中国的成立与崛起,在文学、政治、社会领域都做了诸多的贡献,是出版界一颗冷峻的良心。
可以说大多数人的第一本工具书都是商务印书馆出版的——《新华字典》,并且在2015年已被吉尼斯世界纪录认证为“世界最畅销的书”。
商务印书馆的出版物很有辨识度,大部分都比较“直男癌”,没有过度装饰,没有腰封,它最大的特色是各种颜色的书脊,系列不同书脊的颜色也不同。
推荐系列
汉译世界学术名著丛书
“汉译世界学术名著丛书”是商务印书馆最为知名的社科学术丛书品牌。成为改革开放以来规模最为宏大、品格高蹈卓拔的一套汉译思想译丛,曾被胡乔木赞许为“对我国学术文化有基本建设意义的重大工程”,因而成为一个时代的标志。这套丛书将国外丰富精深的学术思想引入中国,开阔了几代读者的视野,滋养了几代学人的情操,被陈原赞许为“迄今为止,人类已经达到过的精神世界。”
做梦都想拥有这样一座彩虹墙。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简称三联书店)也 是一家有悠久历史的著名出版社。它的前身是邹韬奋、徐伯昕等三十年代在上海创立的生活书店、新知书店和读书出版社。
如果说商务印书馆是出版业冷峻的良心,那么三联书店就是中国出版界的灵魂。三联书店也是胖宇最喜欢的书店,没有之一。一本书拿起来,只要发现是三联出版的那么它的内容和质量就已经有了保证。
有人说三联出版社是最文艺的书店,不,你文艺你全家都文艺。用文艺这个词来形容三联的出版物是及其不恰当的。三联的出版物更偏向于文学、理论、学术。对内容要求极其严格,所选的大多是学术界泰斗的著述。
在三联的世界里你可以读到真正钱钟书,陈寅恪,李泽厚......从创社之初走到现在,它始终秉持着自己的精神,不随波逐流。
用一句话说来形容三联书店就是:“别人有的书我不见得有,但别人没有的书我一定有”
三联书店名字的由来
三家书店
生活书店成立于1932年7月,创办人是邹韬奋、胡愈之、徐伯昕等,前身是创办于1925年的《生活周刊》。
读书出版社成立于1936年,创办人是李公朴、艾思奇、黄洛峰等,前身是1934年创刊的《读书生活》半月刊,1937年更名为读书生活出版社。
新知书店成立于1935年,创办人是钱俊瑞、徐雪寒、华应申等,前身是《中国农村》月刊。
合并
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后,重庆的生活、读书、新知三店合并。1948年10月三家书店全面合并,在香港成立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总管理处。1949年3月,总管理处迁至北京。
香港三联


香港三联书店和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有着历史渊源,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48年在香港由生活书店、读书出版社、新知书店合并组建(当时叫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总管理处)。
建国后,三联书店总部从香港搬到北京,香港三联书店作为分店继续在香港经营。
到1951年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并入人民出版社(对外仍保留牌子作为人民出版社的副牌)后,香港三联书店才开始独立经营。
北京三联韬奋书店


1996年,三联书店与香港三联合资成立北京三联韬奋书店(前身是北京三联韬奋图书中心)。
书店创立最初的一到两年,收支基本持平,但在接下来的10多年都是亏损。2009年,亏损已达2286万元。
2009年年中,中国出版集团公司酝酿整体上市,北京三联韬奋图书中心作为北京三联书店的一部分被打包到上市公司中。根据上市需要,2010年,北京三联韬奋图书中心进行改制,香港三联退出后,三联书店成为独家控股的股份有限公司,店名也更名为北京三联韬奋书店有限公司。(此段摘自百度百科)
上海三联和生活.读书.新知之间的关系
二者之间的关系是:没关系。
上海三联书店是解放日报报业集团旗下的著名出版社。与香港三联以及北京三联都没有任何关系。
若硬要联系到一起去的话,大概是上海三联借了生活书店、读书出版社、新知书店三家书店,20世纪30年代在上海成立的历史掌故罢了。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86年11月成立于历史文化名城桂林,主要出版教育、学术人文、珍稀文献等图书。
广西师大在新兴出版业当属佼佼者。从图书的编选、装帧、封面设计都是一流的。而且已经形成了自己的一套完备的发行系统。
现拥有广西师范大学杂志社、印刷厂、大学书店、桂林贝贝特电子音像出版社、北京贝贝特出版顾问有限公司、广州贝贝特文化传播有限公司、南京贝贝特出版顾问有限公司、广西贝贝特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上海贝贝特文化传播有限公司、桂林独秀金图图书股份有限公司、桂林广大迅风艺术有限责任公司、广西状元红艺术馆等下属企业和控股公司共22个法人实体,业务范围涉及图书、期刊、电子音像及数字出版,文化产品的设计制作、印制、销售,以及教育培训、会展、咨询、地产、旅游、艺术品交易等。
广西师大出版社最为人称道的是它的“理想国译丛”系列。
理想国


主编为梁文道,刘瑜,熊培云,许知远,推出这套译丛就是希望大家更了解外面的世界,并通过对外界的了解而促进对自己国家在历史和世界中位置的了解。

如果说广西师大出版社有什么缺点的话,那就是有点小贵。
推荐系列:“理想国”M系列


文学经典

人民文学出版社
作家出版社
二者都喜欢成套成套的出版图书,如果想要收集一个作家的全集那么可以选择这两个出版社。质量上人民文学出版社的装帧比较厚实,而作家出版社的装帧就略差一点,但是有价格优势,如果是同一本书的话收藏的话建议买人民文学出版社,只是阅读那么就作家出版社。
最近正在收藏人民文学出版社的“茅盾文学奖全集”和范小青全集,作家出版社也有出莫言全集,和其他作家的全集,是时候打开荷包去选购啦。


外国文学经典

译林出版社
上海译文出版社
这两个出版社主要以译介国外名著、经典为主。前面提到的商务、三联、广师大、人民文学也出版这类读物,质量也都很高。但要从专业的角度来讲,译林和上海译文是专门从事外文图书译介工作的,外文著作相对而言比较全。如果买外国文学经典可以首选这两个出版社。
推荐系列
上海译文出版社“译文纪实”系列


译林出版社:“牛津通识”系列


关于外国文学名著的几点看法
译者

译者绝对不是简单地把文学作品翻译成本国人可以读得懂得文字,更大的程度上是在保持原著精神的基础上的一种重新书写。译者的翻译过程是与原作者一场跨域时空的对话,一个好的翻译者可以将一个作品赋予灵魂,而好的作品更可以成就一个翻译者,一提到朱生豪人们自然会想到莎士比亚,提到杨绛人们就会想到塞万提斯的《唐吉坷德》,提到林纾人们会想到小仲马的《茶花女》。
这些都是相互成就的案例,当然也有让人“难以下咽”的作品。
一定要说说海南文学出版社出版的《老人与海》。译者是著名拉美文化研究学者陶玉平,作为一个业余水平的读书爱好者只说说这本书的阅读体验:三颗星(五星满分),没有翻出原作的那种精髓——海明威是以可读性强,行文简约、朴素,用词精确,以及“冰山理论”而著称,而这本书根本感觉不到,可能是领悟力不够吧!反正连“硬汉”精神也没读出来。
另一本是搭档曾经吐槽过的一本书:《你的身体,是一切美好的开始》,这本书让我们知道两件事——出书很简单,当个翻译更简单。
要不要读原版?

要,一定要读原版!如果能得到原版的话,尽量看原版。
读不懂怎么办?
读不懂硬读,不用逐字逐句的读,能读通顺就行。多读几遍,每遍都会有新的收获!而且还可以提高自己的语言水平。
外国文学名著不断地翻新

译文的不断翻新是个好事,我们现在再读的好多版本都是新文学时期的一些大家翻译的,他的译作很出色,但是拿100年前林纾译的《茶花女》给现在的高中生看,他们真的会理解这位满清遗老的思想吗?虽然别有一番风味,但难免会产生一种语言上的错位感!
我们总不能一直读旧的版本,也不能不给新的译者机会。当下翻译界正在涌现一批优秀的译者,有些译文你读完甚至会大为赞叹:这是何方神圣!
推荐几个杰出的译者以及他们的作品:
姜乙

详细信息不详
翻译作品:《悉达多》


出版社:天津人民出版社

姜乙说的就是那个“何方神圣”!
高燃

1989年出生,大连人
翻译作品:《幻中大连》《洋槐树下的大连》


出版方:回声书店

高燃,长相类似胡歌,低调得神龙见首不见尾!
许渊冲

1921年出生于江西
翻译作品:《包法利夫人》《追忆似水年华》
出版社: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关于许渊冲老先生的故事建议大家看《我的时代和我》这个专题片,看完大家就会爱上这个老爷爷了!
其他文学出版社

浙江文艺出版社
北京十月出版社
湖南文艺出版社
长江文艺出版社
天津人民出版社
百花洲文艺出版社
这些出版社比较偏文学,出版了大量的小说,大部分是当代作家的小说,或者畅销小说和读物。北京十月出版的张爱玲系列、三毛系列,长江文艺的刘震云系列,浙江文艺出版的冯唐系列,天津人民出版社的韩寒系列,百花洲文艺的摆渡者,湖南文艺出版社的大冰系列,法医秦明系列......等等,雅俗共赏。提供了很多我们休闲时的读物。
出版社和出版方

说到这里就不得不提出出版社和出版方这两个概念。
事实上仅仅一字之差差了很多,如今我们看到的市面上的大部分畅销书,并不是出版社出版策划的,虽然不管是书的封面,还是版权页上都打着出版社的社标。很多时候,出版社只负责审稿,而书的核心策划和制作等等书的灵魂部分是由出版公司负责,有时候这些公司也被称为书商。
举个例子,比如你买了一本天津人民出版社的《悉达多》,在这本书的书脊上你一般会看到三样东西:顶部印着果麦文化的标志,中间书的作者和译者,底部写着天津人民出版社,而这最上角的果麦文化就是这本书的出版方。类似的还有“后浪”“博集天卷”“读客文化”“理想国”等等。
随着这几年的出版社市场化,不少大的出版社开始通过收购、股份制合作等方式,参与进了市场化进程。也有不少出版社,开始自己下水,进行了新一轮的市场化尝试。
企业经管类

中信出版社
北京联合出版社
这两个出版社主要以企业经管为主。主要面向商业领域的人士。近年来这两个出版社也逐渐打开市场,在企业管理领域做得出色之后,开始开拓更多的市场。
中信出版社背靠中信这棵大树正以惊人的速度发展,正在朝着综合性出版社方向发展:在做好引以为豪的经管类图书的基础上,正在向外分散更多枝杈——文学类、哲学类、历史类、传记类、社科类制作都相当精良。整个2018年胖宇也买了很多中信出版社的书,最爱的就是那本《重读八十年代》,还特意写了一篇“读后感”!
重读八十年代
强烈推荐知中,知日,食贴这几本杂志,三个系列在读者中间亨受追捧,也同步开通了微信公众号和微博账号,粉丝数量庞大。本人就特别的期待知日和知中的每本特辑,最让人感动的是在去年年末知中策划了“西南联大”特辑,西南联大在胖宇心中一直是一个神圣的存在,怎么说呢?爱了爱了,中信书店。


北京联合出版社:出版范围为包括经济、科技、社会科学、文化、教育、体育类图书。近年来出版了一系列优秀图书,形成了以社科、文化教育为主体,以少儿、美术为辅导地出版结构。该出版社以出版为大众文化生活服务的通俗读物为重点的出版原则,力求积聚华夏文明之精华,倡导现代社会之观念,为广大读者奉献健康的精神食粮。(摘自百度百科)
北京联合出版社的“后浪”系列图书值得推荐,各种画册,是玩艺术之人的心头好,可以用来收藏。
古籍

中华书局
上海古籍
这两个出版社主要是印刷国学经典,四书五经一类的图书,一般的书就是那种只是用来阅读的书,装帧不太考究,纸质也比较一般,但要是收集的话那可就是要“大放血”了,就比如《龙泉司法档案选编》第二辑,售价46000元,没有折扣。
如果书是买来收藏的推荐中华书局和上海古籍这两个出版社,毕竟古文书籍这一领域他们还是比较权威的。
工具书

机械工业出版社
外研社
机械工业出版社是国内知名信息出版内容提供商,经过62年的发展,特别是改革开放30年来,机械工业出版社已逐步形成了完整的信息采集、加工、传播和服务体系,产品涵盖图书、期刊、数据产品、音像制品、电子出版物,是集纸介媒体、视听媒体、网络媒体为一体,研究、出版、培训、印刷、发行、分销纵向一体化的行业领先的多领域、多学科、多媒体的大型综合性专业出版集团。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由北京外国语大学于1979年创办,2010年完成企业改制,更名为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有限责任公司,是一家以外语出版为特色,涵盖全学科出版、汉语出版、科学出版、少儿出版等领域的综合性教育出版集团,是全国规模最大的大学出版社、最大的外语出版机构。
新兴出版公司

南海出版公司
九州出版社
新星出版社
南海出版公司主要出版外国文学,做得最好的是日本文学,东野圭吾的一系列推理小说南海做得比较早。其他的还有川端康成、马尔克斯。南海出版公司的封皮都做得很鲜艳,让人有想要构面的欲望。


九州出版社和新星出版社主要面向年轻人的市场,多出版畅销书。其他的图书也算样样都有。
这些新兴出版社大多在20世纪90年代左右开始出现,在出版业逐渐崭露头角,算是近年来比较出色的几家出版公司。
一本书从出版那一刻起,它的奇幻漂流就开始了。希望每个读者都可以找到心仪的图书,每本书也都会有一个好的归宿。
欢迎关注公众号:刺锅额话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5

帖子

8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8
发表于 2025-1-25 21:07:01 | 显示全部楼层
广告位,,坐下看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