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础:
一、题型
1. 单选 30个 30分
数字出版和时政内容多,全年的考试题目也是时政巨多,不过今年的时政不同的是,主要集中在2020年12月,11月份的时政,一般涉及当是,习大大的讲话,抗美援朝,跟出版相关的时政比较少,而且也没有考到。
数字出版是出版业发展的一个趋势,在最新的数据调查中,网民人数将近10亿。仔细看看这个数据,中国目前的人口数量是14亿,假设你不会玩手机,你就成了被社会淘汰的人,所以这是趋势,还是得用心区分电子出版、互联网出版、手机出版等等跟数字出版相关的知识点,很细,很有用。
2. 多选 35个 75分
多选题是考验对知识点的掌握牢固度,你要是记忆得模棱两可,这题你就拿不到满分,所一书上的字一个一个看 ,比如我不太重视后面的古文常识,就考到了“乡试”;我不太重视查文献用什么工具书,所以就考到了《广韵》《集韵》。书上的文字一个一个地肯,就像吃零食一样,最后一粒米也要吃干净,吃进脑袋里面,吃到心里。
3. 审稿题
一般是书上的一个段落,建议还是好好看书,看书,看书。我记得高中的时候哪个老师说过一句话:把教材啃透,都是围绕教材开始的。需要注意的是审稿的格式,用不用校对符号,怎么写等等。
4. 计算题
基础的计算题很简单,基本上给一个案例,侵犯了作者什么权利,给的稿酬应该是多少。然后我们就来帮作者讨回公道,为什么不及时给稿酬,为什么还给少了,为什么不老实(哈哈哈,自己编的)。
基本稿酬=千字多少钱✖几个千 比如:每千字100元,共有230千字,所以就是230✖100=23000元
印数稿酬=基本稿酬的1%✖(印数➗1000) 比如:印数4300册 那就是5%
注意:不足一千,按照一千册算。即使你是4100,还是4900,都是5%。
5. 文言文
文言文的功底在平时,要想拿到十二分的满风,你可不得多花点时间和功夫。起来的时候就抱着本子读两遍,顺便背下来,要是背不下来,就哭着背,吃不了学习的苦,就要吃生活的苦了,你想吃哪个?
老规矩:基本上是6个解释字词的,第二题就是画线句子的解释。
实务
1. 单选题 30个 30分
同上
2. 多选题 35个 70分
同上
3. 编辑加工题
注意编辑加工的格式 书写方式
4. 校对段落
一般是原稿在前,校样在后
我一直觉得这道题是送分的,就相当于让你找不同,这可是最基本的校对工序,要是拿不到满分,就把书吃了。不过也有原稿存在不合理的地方,所以用校对质疑的方式指出来。
5 . 计算题 二选一
做题目时,一定要看清大题目。这是一道二选一的题目,如果考试没有时间的话,就当机立断选择一个自己看得顺眼的,比如我当时选择的就是第一题。一般来说,第一题是跟传统出版有关的,我自己也倾向于传统出版,所以就直接公式列出来,开始做题。第二题是数字出版,图像、技术加工之类的,我都看不懂。
5. 计算题
码洋计算
一般跟出版物营销一起考试,前两个题目是铺垫,一般会问有哪些营销活动,接着就会考码洋是多少,销售实洋是多少,记住公式,不要理解错了基本上满分。
6. 校对语病
你要清楚这道题目属于哪一类语病,对症修改,因为很多时候因为语言习惯不同,就容易改偏了,这样只是感动了自己。
7. 应用文写作
最热的几个写作是选题报告、选题策划、约稿信以及退修信,今年考试的就是退修信。
注意这些应用文写作的格式,以及写作的内容涵盖哪些方面等等。
二、备考建议
三、考试小技巧
1. 如果做题速度慢,单选题上可以节约时间。确定单选题错误的,可以直接涂答题卡,一般单选题是啥就是啥,所以这就需要你知识点牢固,要不然做题就是二选一,纠结来纠结去的。
2. 多选题,不确定的,一定不要选择。不要有任何侥幸的冲动和想法,咱们的目的是考过,至于这个知识点咱不会,我们可以考完之后好好复习一下,不要跟自己过不去,再来一次,费钱费力费时间,这些成本真不值得。
3. 历年的真题真香,基本上都是原题再现。
4. 文言文的积累在平时,抱佛脚得零蛋。
5. 实务的公式总共就五个,考前整理出来,考前记忆一遍,最好是理解每一个数字代 表的意 思,这样即使不记得了,自己也能推出来。计算题要是因为不记得公式不会做那就亏大发了。所以,考前报个佛脚,发草稿纸的时候马上把公式写下来。你要知道你大脑最发达的时候是刚开考的第一个小时,所以为什么那是客观题,客观题目难多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