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企业稳定发展是国家经济发展、社会和谐稳定、民众安居乐业的重要保障。但囿于各种因素,企业在生产经营活动中不可避免地会面临各种各样的风险,其中最重要的就是企业和企业家的刑事风险。近年来,受经济下行等各种因素的影响,企业刑事风险呈现出高发态势。
为帮助企业家识别并预防各类刑事风险,北京市京师(武汉)律师事务所童高波律师团队与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刑事司法学院博士生导师童德华教授团队合作,历时一年多,完成了《企业管理常见刑事风险及防控》一书。近日该书由武汉大学出版社出版。
企业管理常见刑事风险及防控
童德华 童高波 著

由于涉及企业及企业家犯罪类型甚广,本书根据裁判文书网案例检索和学界的研究,遴选了20种企业及企业家常见犯罪罪名,对其犯罪现状、原因进行了总结,对犯罪构成问题从专业的视角进行了分析,还从刑事政策的角度对如何预防这些犯罪,特别是企业如何做好内部预防提出了有针对性的建议。
为了能够贴合企业经营的实际情况,做到求本务实,真正对企业家有所启迪。在每一个章节开始时,研究团队都会通过数据技术手段,对该罪名的犯罪学背景进行分析,主要包括该罪名的发生频率、案件审级分布、案件地域行业分布、案件数量年变化趋势和犯罪特征等。在犯罪特征一节中,还重点分析了该罪名易发生的行业领域,如“重大责任事故罪”易出现在化工、矿山、机械行业;“串通投标罪”易出现在建筑装饰行业;“侵犯商业秘密罪”易出现在高科技行业等。对部分罪名还进一步指出了的影响范围,如“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对金融领域、商品经济和社会稳定的扩散性效应等。
为进一步挖掘犯罪发生的深层原因,从根本上减少犯罪发生的几率,研究团队立足中国社会的现状,通过分析社会与心理因素等,深入浅出地解剖企业管理常见犯罪产生的结构性因素。如“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中“企业的融资难”,“金融监管难”,集资参与人的投机、侥幸心理等因素。走私普通货物、物品罪”中的立法与刑事司法现状对行为的导向作用;“行贿罪”中营商环境的诱导作用;“侵犯商业秘密罪”中跨域隐蔽性和受害人配合度低等因素。因此,本书除适合企业家群体外,相信也能作为市场监管者以及相关领域的专业人士进行专业研究的参考文献。
在分析了犯罪学背景、犯罪特征与犯罪产生因素后,各章重点阐述企业管理常见犯罪的预防、补救措施。如针对性地调整业务模式;完善岗位责任制与企业内部控制制度;开展刑事合规培训,提升企业家和企业职工的刑事风险防控意识;健全企业财物管理机制;完善与监管机关沟通工作等,这部分内容贴合实际,具备可操作性。
本书是北京市京师(武汉)律师事务所与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刑事司法学院针对刑事风险防控和刑事合规研究的阶段性成果,接下来双方将继续深化研究合作,争取能够取得进一步的成果。也期待与律师界、企业界和监管机构进行更多的交流。
作者介绍

个人简介
童高波律师,1974年生,毕业于武汉大学法学院,2002 年通过首届国家司法考试,2005年开始在武汉执业。现为北京市京师(武汉)律师事务所刑事部主任,同时兼任律所监事委员会主任。2021年被湖北省律师协会评为"刑事专业律师"。业务领域:自从业以来,专注于刑事辩护业务,在职务犯罪、涉黑犯罪、经济犯罪、暴力犯罪、毒品犯罪等各类辩护业务中积累了丰富经验。
1、职务犯罪,办理了武汉市某区副区长(副厅级)重大受贿案、武汉市某国有企业总经理(正处级)特大受贿案、恩施州某副处级干部玩忽职守案等。某县公安局副局长受贿、滥用职权罪。
2、涉黑犯罪,办理了安徽省六安市蒋某某特大涉黑案、黄冈市李某某重大涉黑案、武汉市铁路公安处侦办的九峰乡张某某重大涉黑案等。
3、经济犯罪,办理了香港居民杨某某走私案(案值1.5亿)、管某某特大诈骗案(诈骗金额 2000万))、唐某某生产、销售伪劣产品案(案值3000 万)等。
4、暴力犯罪,办理了武汉市洪山区公安局办理的郭某某聚众斗殴案(37天不批捕,无罪释放),温州市龙湾区人民法院审理的李某某故意伤害致死案等。
5、毒品犯罪,办理了武汉市江岸区公安分局侦办的付某某重大贩卖毒品案(毒品数量达数公斤),结果37天不批准捕,无罪释放等。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