俞敏洪说过“讲故事是每个人的必备技能,不会讲故事的人会被淘汰”。而在科研界,尽管很多科研人员认为写论文不过是按照模板一步步来套用写作格式,能不能讲好科研故事用处不大。但是,一篇讲好科研故事的论文不仅仅彰显着作者深厚的文字功底,更能够给科研论文锦上添花,从而更加容易获得编辑和审稿人的青睐,进而大大增加论文命中的概率。一个好故事的要义由背景、冲突、人物、情节和主题五大部分组成。
而对于一篇研究型的科研论文来说,故事的背景对应着研究的概况,故事的冲突则对应着研究的创新点和研究热点,故事中的人物代表着研究对象,故事的情节发展则代表着相应的研究方法和研究结果,而故事的主题在论文中则代表着论文的结论和拓展讨论。
一篇优秀的科研论文怎么才能和故事的几大要义对应起来呢?下面我们以一篇2022年12月7日发表在Nature杂志上的题为“Plastic futures and their CO2 emissions”的研究论文为例,分析一下顶尖的研究型论文是如何在正文里讲好故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