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86|回复: 0

第一次投稿献给了MDPI的一点拙见

[复制链接]

1

主题

2

帖子

4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4
发表于 2023-3-26 13:05:5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MDPI AG为瑞士工程科学院终身院士林树坤博士创办的一家国际出版公司。投稿之前,恰逢国内某公办院校将它连同Wiley旗下的Hindawi、Frontiers一并列入黑名单事件发生。幸而2023年1月30日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期刊分区表团队在其官方网站发布了2023的中科院国际期刊预警名单中,也没有MDPI出版社的杂志。不得不感到遗憾的是,目前的这种投稿—同行评议—发表的模式下,即使是OA杂志,也会产生漫长的拉锯战式的、令人备受煎熬的审稿周期。但是,个人认为。OA依然会是未来的发展方向,毕竟Nature也不能避免地接受了这种出版模式[1]。纵使有时候想到MDPI万般不好,比如,也不得不佩服他们的效率和方便。
目前国际学术期刊出版被ElsevierSpringer NatureWileySage Publications四大巨头把持——发文章要钱,看文章也要钱,双向收费利润恐怕很可观。
下面分享一下自己的投稿过程,笔者投稿46天被接收(Accepted for Publication),天在线发表:



从投稿到接收46天,还是很快的

1.19 投稿 (星期四下午3点提交)
1.19 Pending review
1.20 Under review (由罗马尼亚的编辑部处理,2月9日稿件被转给了北京)
2.27 Minor revision (由3位审稿人作出)
3.02 Revised Version Received
3.02 Pending editor decision
3.06 Editor accept in current form
3.06 Accepted for publication(收到交版面费邮件APC Invoice)
3.06 Pending English
3.06 English correction done
3.06 Funding Information Confirmation
3.06 Final Proofreading Before Publication
3.07 Manuscript Resubmitted
3.08 Pending conversion
3.09 xml2pdf done
3.09 Website online
整个投稿体验,主要优势体现在效率(无论是被拒绝,还是接收而言),这一点很难不让人接受。比较适合亟需毕业的同学等对于审稿时间比较敏感的同学。近年来,旗下的部分期刊在中科院期刊分区表上的位次也不低,功利主义地来看也不失为一个选择。
文章封面来自“Pixabay图片”: https://www.pexels.com/zh-cn/photo/256112/
参考


  • ^Noorden R V. Nature journals announce first open-access agreement[EB/OL]. (2020-10-20)[2023-03-06]. 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d41586-020-02959-1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