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124|回复: 1

从2022年中考细观上海2023年中考!

[复制链接]

1

主题

2

帖子

5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5
发表于 2023-4-8 08:42:2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首先带大家回顾一下22年上海中考的“大变革”

2022年对上海来说,是极其“特别”的一年,对于上海的中考生和初中家长们来说更是历史性变革的一年:

2022年起,上海的中考录取模式
将改为三批次录取:






  • 自主招生(委属市重点30%、市特色校15%、区属市重点10%)
  • 名额分配综合评估录取(委属市重点65%、区属市重点60%)
  • 统招考试(裸考)




(图片来源:看看新闻)

对于市重点高中的录取来说:2022年之前,自主招生是市重点高中最主要的录取来源。但2022年开始,名额分配将会是最大的录取来源。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之前的自主招生都是考前填报,以后会改成考后填报。也就是以前5月份就知道去哪的模式将一去不复返,一切尘埃落定都得等到8月份。

呱呱今天就带大家从2022年上海中考细观一下上海23年中考,给各位考生和家长提供报考建议以及中考“指南”。




新中考政策

我们一同来详细看看新中考名额分配比例、志愿填报及录取方式:

一、委属市重点(四校)名额分配占招生计划总数的65%

四校名额分配的分配比例:

所有名额分配名额按各区当年中考报名人数占全市报名人数的比例分配到全市各区:

名额分配到校:所在区获得名额数x20%,分配到该区内不选择生源的初中学校,同校排序,校区竞争。
名额分配到区:所在区获得名额数x80%,分配到区 ,区内的各初中学生都可参与,同区排序,区内竞争。



二、区属市重点名额分配占招生计划总数的50-65%


区属市重点名额分配的分配比例:
名额分配到校:总招生计划数 x 50-65% x70%,分配到本区不选择生源的初中学校,同校排序,校区竞争。
名额分配到区:总招生计划数 x 50-65% x30%,分配到区,其中90%-95%分配到外区,其余分配到本区,同区排序,区内竞争。



同时,区属市重点名额分配到校将实现“全覆盖”,也就是确保区内每一所不选择生源初中学校至少获得该区内每一所市重点至少1个招生名额。




三、考生志愿填报,可填1个名额分配到区志愿+1个名额到校志愿


名额到区志愿:以区为单位录取,相同志愿同区排序;全体初中学校符合中考报名条件的应届初三毕业生和社会考生均可填报;

名额到校志愿:以初中学校为单位录取,相同志愿同校排序;仅限不选择生源学校符合中考报名条件且在籍在读满三年应届初三学生填报(选择生源的民办初中学生、中途转学的学生不可填报)。

四、名额分配综合评价录取招生方式

招考机构根据考生志愿、中考成绩进行排序,对达到“名额分配综合评价录取”相应最低控制分数线的考生,按招生计划1:2的比例从高分到低分依次投档,参加报考学校组织的名额分配综合评价录取学校综合考查。

名额分配录取总成绩=中考成绩(满分750+政策加分)+学校综合考查成绩(满分50分),从高到底依此录取,录满即止。

关于学校综合考查50分,由相应高中打分:
主要考查初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纪实报告》的完成情况和学生综合素质发展情况;
高中学校自主制定公示综合考查方案,不能组织任何形式的学科类测试;
将通过全程录像、双盲匹配等保障制度,确保考查过程和结果公平公正;
(2022中考由于受疫情影响,综合考查部分全部以50分计入总分,2023届要等具体文件后续另行公布为准)



2022年6月29日,新中考录取政策落地,上海市教育考试院陆续公布了2022年上海市高中自主招生计划和录取方案、高中名额分配到区招生计划、市实验性示范性高中名额分配综合评价录取学校综合考查方案等一系列政策信息。让我们来看一看三种录取渠道各有多少实际名额:


1.自主招生变化

2022年一共有84所高中有自招名额
一共招生4263人
相比去年有10014人,大幅减少5751人
降幅57%!

其中四校自招比例是30%
今年四校全部从10个班扩招到12个班
四校自招总人数为586人
相比去年有933人,大幅减少347人
降幅37%!

所以今年的自招考试,竞争将会异常激烈!



2.名额分配录取

《2022年上海市高中名额分配到区招生计划》



(数据来源:上海市教育考试院)



名额分配到区计划
名额分配到区计划
今年共有71所市重点高中有名额分配招生计划
名额分配到区计划总计:5670个

其中:
四校:971个
上师大附中+上实验:241个
16区区属市重点:4458个

分配到的最多的三个区分别是:
浦东1305个,闵行625个,徐汇487个

浦东占比23%,位居各区榜首,也就是说全市近四分之一的市重点到区名额,分配给了浦东。这么看来,名额到区的实际分配对某些区是有所倾斜的。

名额到区综合排名:
浦东区1305个,闵行区625个,
徐汇区487个,宝山区377个,
静安区362个,杨浦区347个,
普陀区294个,松江区277个,
嘉定区275个,虹口区237个,
黄浦区229个,长宁区196个,
青浦区186个,奉贤区175个,
金山区173个,崇明区107个。



这么分配的依据是什么呢?

我们先从委属的四校+师附+上实来看分配的实际倾斜程度:



复旦附中在杨浦,分配给杨浦的名额是最多的,而不是人数最多的浦东。

交大附中名额最多给到浦东,其次是杨浦,但也不是按照人数多少来分。因为浦东的中考人数差不多是杨浦的5倍,但名额却只有1.5倍。

上海中学34%的名额给到了徐汇,其次是隔壁的闵行,甚至超过了浦东。

华二和上师大附中都在浦东,基本上一半的名额都给了浦东。

上海实验更夸张,所有分配到区名额都给了浦东。

以上的分配均有不同的倾斜方式,这一点在所有区重点高中的名额分配上也一样有所体现,具体请参考前面《2022年上海市高中名额分配到区招生计划》一表。

总体来说,“名额分配到区”并不像大家预先想的那样完全按照考生数量的比例来分配,而是一定程度上对市重点学校的所在区进行了倾斜。

一个区的名额分配到区的数量,主要和该区的市重点资源数量成正比,市重点资源越多的区,名额到区的名额就明显越多,反之亦然。



名额分配到区计划
如果将“名额到区”比喻为学霸之间的群雄逐鹿,那么“名额到校”则是普通初中孩子们的巨大福利!当然,这次还包含了学校通过抽签获得名额等刺激的方式,瞬间在各区诞生了许多”锦鲤”初中。

名额分配到校三大准则:

  • 分配委属市重点五所学校:四校(上海中学、华师大二附中、复旦附中、交大附中)+ 上师大附中
  • 名额分配到校分配方式:
    委属五所:
    初中学校去教育局抽签确定,手气决定名额!
    区属市重:
    第一,先给全区每所不选择生源的初中学校每校1个名额,实现全覆盖;   
    第二,如果有剩余计划数,则根据各初中中招报考人数按比分配。
  • 由于民办摇号政策的落地,2020年及以后入学的初中生,不论公民办,均为不选择生源校!都有资格参加名额分配!



2023年中考新变化



近日,市教委发布了关于2023年本市高中阶段学校招生及相关考试政策。

政策框架总体保持稳定,学业水平考试科目、招生录取批次、名额分配计划占比等均保持不变。

综合考虑本届学生实际情况,在个别方面做了优化

⚫ 名额分配到校志愿数由1个增加至2个,其他各批次志愿数保持不变,各批次志愿填报均在市级统一平台上进行。

⚫ 名额分配综合评价录取批次现场综合评价暂停,相应成绩按满分10分计

⚫ 体育中考统一考试暂停,相应成绩按满分15分计
一时间,2023届中考生喜忧参半,后续几届同学和家长也就有了种种疑问:25分白送,难拉分差,如何突出重围?名额分配到校志愿数增加,怎么把握?

新中考政策下选对路径是关键

2022年上海中考人数飙升至11万人,如下表所示,委属学校和各区市重点学校将60-65%的招生名额都放在了名额分配综合评价批次10-15%的招生名额放在自主招生批次


我们会发现:综评是进入市重点高中的必经之路,考生最好也提前做好自招的准备。

根据去年落实的中考新政,每个考生可以填报2所自招+1所名额到区+1所名额到校的志愿。

市教委政策公布后,同学又多了1所名额到校的志愿选择。这意味着:虽然名额到校的捡漏几率降低,但是高分段的同学能够更大胆地冲一把四校八大!“2个名额怎么填”依然是一门学问。

同时,官宣2023中考综评校测取消,也就是说今年综评依然拼的是裸考分数!

由于中考还兼具“毕业考”功能,本身就存在“一分三千人”的情况,体育15分的测试分数“白送”给每一位考生之后,能竞争的卷面分数又缩小了,裸考竞争压力更大了。

但是,如果同学目标是四校八大这样的市重点,通过自招/综评升学,不但录取时间提前,更能以接近100分的分差低门槛考取,“性价比”绝了!

所以,中考升学一定要拓宽升学路径,各年级尽量自招/综评/裸考多手准备。

那么各年级同学应该如何准备?又该如何选择适合自己的学校呢?欢迎前来咨询呱呱,我们将为您提供最全面的升学服务~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8

帖子

14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14
发表于 2025-3-16 21:29:46 | 显示全部楼层
鄙视楼下的顶帖没我快,哈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