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87|回复: 0

【人物素材特辑】余光中:我余光中都是你

[复制链接]

3

主题

3

帖子

9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9
发表于 2023-4-19 16:41:1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在《老人与海》译本序言的最后,余光中写道:“故事结束时,老人不甘放弃,仍然和男孩准备再跨海出征。”如今,他的灵魂一定还在笔墨文字里,山川湖海间快乐畅游。
余光中是匆匆逆旅中的文字剑客,在世间畅快游行,每至一处就写下一个段落,直至终了完成一本悠然的诗篇,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余光中的“四度空间”。 
余 光 中 其 人 
余光中,1928年出生于南京,祖籍福建永春。母亲为江苏武进人,妻子为常州人,所以时常称自己为“江南人”。抗日战争时在四川读中学,对四川也有着深厚的感情,解放战争后随父母辗转台湾定居。1948年,年仅20岁的余光中便创作出了自己的第一本诗集,1952年毕业于台湾大学外文系后,与覃子豪、夏菁、邓禹平等人共创“蓝星诗社”,继续着自己的文学创作。1956年迎娶毕生挚爱的妻子范我存之后外出留学,于1959年获美国爱荷华大学(LOWA)艺术硕士,回国后曾先后任教台湾东吴大学、师范大学、台湾大学、政治大学。余光中一生从事诗歌、散文、评论、翻译,自称为自己写作的“四度空间”。他有着非常辽阔的文学生涯,驰骋文坛半个世纪,涉猎广泛,现已出版诗集、散文集、评论集等多部文学作品,被誉为“艺术上的多栖主义者”,是我国当代诗坛健将、散文重镇、卓越的批评家和翻译家。2017年12月14日,余光中教授于台湾省逝世,享年89岁。 
赤 子 情 怀 总 是 诗 
青年时,余光中曾在四川、南京、厦门等地就学,解放战争时随父母辗转香港、定居台湾,在他的写作生涯中曾多次表达对祖国母亲的热爱,其中最脍炙人口的要数《乡愁》,“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不知感动了多少海外游子华侨。
余光中热爱祖国,也爱中国的传统文化,满满深情无不流露在他的作品中。他说:“蓝墨水的上游是汨罗江”,“要做屈原和李白的传人”,“我的血系中有一条黄河的支流”。
2006年,余光中在接受大陆记者采访时曾说:“这几十年来,我努力用中文写作,不但把文言的长处融入白话,更把唐魂汉魄召来字里行间,常与李杜韩柳欧苏对话,常在西化的滔滔浪潮之中撑住中国文学的砥柱。中国文化乃一大圆,圆心处无所不在,圆周处无处可寻,而以中文为其半径,半径有多长,圆周就有多大。”
余光中对中国的传统文化有着浓郁的归属感的自豪感,二战时,一个美国人问流落到此的德国作家托马斯·曼,你远离祖国,感到孤独吗?作家回答说:“凡我在处,就是德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