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93|回复: 1

高考文科综合的历史进程和综合方法(上)

[复制链接]

1

主题

2

帖子

3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3
发表于 2022-10-7 13:44:0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自本人公众号:文综政史地散记)
        对于高考选考改革时代的学生,文科综合好像一个历史概念,历史当然要追溯,才能更好理解当下。搜一下高考文科综合类公众号,没有一个想关注的,大部分文综公众号只是政史地教学考试内容的堆砌。没有相中的,那就自己写,做为一个教政史地的文科综合老师有必要做一次“文科综合史”的司马迁。
        不变的高考流水的改革,讲文科综合改革要放在高考改革的历史进程中。恢复高考以来差不多每个十年一个方案。八十年代文科主要是3+3,语数外+政史地单科。九十年代文科主要是3+2,语数外+政治历史单科,在这次改革中地理失去了高考地位(真想跟改革设计者聊一聊)。
        九十年代末马上要跨世纪迎新千年融入世界与时俱进,知识和社会发展也出现综合化趋势,高考的单科考查以及不考生物地理的弊端也显现出来,高考3+X改革应运而生。1999年广东率先改革,2000年浙苏吉晋四省一起开创3+文综/理综模式,成为主流模式,高考文科综合卷沿用至今逾二十年。不得不说浙江得风气之先,文综和选考都是第一个吃螃蟹的。



        文科综合改革刚开始几年,是一个综合思维创新的百花齐放时代。顺应新世纪知识与现实发展的综合化趋势,再加上政史地学科内在的天然联系,由单科到综合的改革爆发了层出不穷的灵感。做为学生我正好见证了那个热血沸腾而又迷茫混乱的时期。领导专家打头阵开会开讲座宣传,还记得我们教导主任举全球变暖的例子几乎把高中各科一网打尽。政史地三科老师各显神通,印象比较深的是我们比较牛气的地理老师提出一个方法,一节课应该政史地三个老师一起上,针对综合问题,三个老师从不同角度分析。有一次上历史课一个比较古怪的同学爆发一个文综灵感,好像是古代哪次战争时太阳运转到什么地方,把历史老师问蒙圈了。有一些文综理论干货记忆尤其深刻,黄冈中学地理周益新老师提出的文科综合的政治理论、历史时间、地理空间三维坐标分析法,是我最早最直观接触的文科综合思维,一直影响到我现在。
        文科综合怎么改革,最权威的还是高考题指挥棒。一开始几年的文综题目进行了积极的综合探索。从政史地三科角度分析一个问题,特别是时政热点问题,体现理论联系实际的方法。既有选择题和综合题的拼盘式的文科综合,即共用一个材料,分开出几道政史地题目。又有三科融为一体的真正综合题,即一个问题一道题目用三个学科综合解答。特别是浑然一体的综合题目,而不是为了综合而机械综合,现在还有几道题目印象深刻。







        高考文科综合改革毕竟是新事物,本身有很多不足之处。学生易于接受,老师挑战最大。学校分科教学,考试综合,新教师还能向复合型发展,老教师转型挑战更大。特别是以前地理老师多理科出身,政史老师文科出身,综合教学面临尴尬局面,甚至三不管。命题尺度也不好把握,各科专家凑一起,顾此失彼,平时模拟题更是多奇葩。所以轰轰烈烈几年,文综逐渐冷静下来,改革中期文综三百分试卷,只有最后一道六十分的拼盘文综题。后来新课程改革,2007年以后的文综新课程卷连拼盘式文综题也没有了,整个文综卷就是三科凑一起挂羊头卖狗肉。这里要表扬一下北京文综卷,一直保留了最后一道综合题,算是给文科综合留了最后一丝尊严。伴随着高考选考改革,2020年高考北京文综卷正式退出历史舞台,虽然拼盘式的全国文综卷还能苟延残喘几年,但文科综合模式已经落下帷幕。3+X文综模式能用二十年,该让位给2014年浙沪引领的高考选考改革模式了,不论六选三还是七选三,都是单科的故事了。
       高考文科综合改革的看得见的遗产是二十年全国卷加地方卷上百套高考卷,这是当下鱼龙混杂深陷其中不能自拔的题海中,高考备课的最好题库。没有做过历年高考题不算踏入高考教师的门槛。进入门槛想升级当然还要继续研究高考题,“圣贤书”常温常读,细究“微言大义”。我也一直在整理研究政史地各个考点的历年高考题,计划以后陆续发在公众号里,同好者共同研究。





        做为一个经历过文科综合改革,先做文综学生又做文综老师的文科综合真爱,文科综合对我更多的是内在的影响。不论是上大学读研还是教学,研究教育考试学习,用文科综合思维来认识复杂的知识与世界。不论是研教政史地哪一科,都会自然地从综合思维出发,不陷于狭隘的单一学科思维。现在虽然是单科模式,文科却是天然的综合,这一思想方法仍然可以传导给学生。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

主题

4

帖子

9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9
发表于 2025-3-7 08:16:20 | 显示全部楼层
撸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