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就读于出版专业,稍显冷门,但换句话说,低调中的奢华,不知道自己说的在不在理,但也确是切身感受吧。
本硕就读的出版专业,想来一直不太被周边人所理解。每每说起学的专业时还要解释个半天,出版图书或是期刊编辑部,许是很多人不爱看刊物吧,纸质图书也逐渐被越来越多的网络书籍所打击,还是为大家所不解。多半我只能解释到我是新传学院的,大家还能稍微思索起新闻记者、电视台之类,索性也懒得继续解释。
出版专业的划归问题一直是个大争论,有划归新闻传播学院下面,有划归管理学院的,有划归文学院的。说直白点, “出版学”一直没能成为一级学科,分散在图书情报与档案管理、新闻传播学、中国语言文学等一级学科下。不得不说,处于不同的院系一级学科下,学习的重点有所差异。以本科安大为例,前两年学的新传大类课程,到大三逐渐有转到编辑出版内容,但课程体量占比偏小,乃至考研或是保研多去了新传方向。
不同学校出版专业的命名存在小差异,有编辑出版学、出版、编辑出版、数字出版等等,丝丝的意料之中,关于“出版无学”的观点充斥,主要是行业的实践性强的特点,造成了一定程度的误解,即专业重视实务层面的经验积累,理论基础薄弱,某种程度也印证了“编辑是个杂家”。
开设出版专业的院校整体不多,尤其是研究生期间此专业的可选学校更少,考研的目标学校主要有武汉大学、南京大学、复旦大学、华中科技大学、苏州大学、安徽大学等等,可选择性比较差,考试重点也存在诸多差异,南大重视古代汉语,华中重视科技人文思维等综合素质。
出版专业的课程内容整体比较多元,本科便有书籍编辑学、期刊编辑学、报纸编辑学、外国出版概况、中国编辑出版史、著作权法、图书版权贸易、出版发行概论、图书发行学、中外信息资源检索、出版经营管理、数字出版概论等等,实践动手类确实比较少,多数作业任务是图书策划等,这也是普遍呼声比较高的说出版教育与实践脱节吧。可又说句心里话,大学又不是技校,培养工作技能专门针对就业有点夸张了吧。研究生阶段,可能会接触的出版知识更深一点,会学编辑原理与方法、会真正的涉及到出版经营管理,会自己操刀出一本书,像南大的同学有说过研一上学期有专门的一门课。华科的话是操刀出一本期刊。
我想每个选择本科读出版专业或是研究生读都有丝对书籍的敬畏吧,亦或无奈被选择,出版专业都有它有意思的地方。你能体会到一本图书被策划出来的兴奋和喜悦,也或者遇见自己喜欢的作者,亦或是在满堆书稿里找错纠错的,抑或是头脑风暴图书营销。如果真的爱读书,有想过爱读自己出的书嘛。书也已经渐渐走出了书的概念,我们更像是内容生产者。
出版专业值得去读,虽然目前被就业市场泼一瓢冷水,尤其是近些年出版社人员逐渐趋于饱和,人员流动性比较小,非研究生不招,最好是跨学科背景。即本硕都是出版专业的不香,容易被误解为只会出版,缺乏历史、地理、文学这块的知识积淀,竞争力不足。以至于很多人毕业会去到互联网公司,做一些关于产品运营、策划、销售之类的岗位,而且民营出版公司或许比传统出版社讨喜。
但误解出版专业又不值得,文化建设、书香社会怎么可以少出版行业。读出版专业并不会局限每个人的发展,人生的方向是自己选择的。只要你热爱,即使冷门也可以选,选定了就好好爱惜。
对啦,如果大家有想报考这个专业的,可以看看下面书籍、影视作品和公号,仅供参考哈
书籍——陈颖青的《老猫学出版》、格罗斯主编的《编辑人的世界》、罗杰·夏蒂埃的《书籍的秩序》、贺圣遂编的《出版的品质》
上面链接是专业用书,知识超级全面,我考研的时候就是用的它。
影视作品——《天才捕手》、《电子情书》
公号——《出版商务周报》、《出版人杂志》《百道网》
与诸君共勉,欢迎点赞、评论区交流鸭,嘻嘻嘻~~~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