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学是一种话语,以一定的话语形态去蕴含多重复杂意义,或把多重复杂意义蕴含在一定的话语形态中,故整个文学活动都带有话语蕴藉属性。文学的语言美表现在文学语言具有内指性,心理蕴含性和表意的含蓄性、丰富性。①文学语言的内指性,是指文学语言为了构筑艺术世界而存在的,其意义所指,一般是指向与现实世界不同的艺术世界。李白在《秋浦歌》中写到“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 ,白发当然不可能真的有三千丈长,在诗人的艺术世界里三千丈指的不是头发而是绵长又数不清的愁绪。②文学语言则把语言的表现功能提高到更加重要的位置,文学言语中蕴含了作者丰富的知觉、情感、想象等心理体验,因而比普通言语更富于心理蕴含性。李白用极致浪漫夸张和奇特想象的手法表现忧愁万千,赋予看不见摸不着的愁以具体形象,大大增强其诗语言的表现力。③文学语言表意具有含蓄性、丰富性,文学创作的语言表达要有丰富的表现力,“不着一字,尽得风流”,以少总多,以一求多。“不知明镜里,何处得秋霜?”李白徘徊于秋浦河畔,憔悴失意,“明镜”指的是秋浦之水,他无意中瞥见水中自己鬓染秋霜衰老的倒影,不由得顾影自怜,愁绪万千,此处“秋霜”照应上句的“白发”。诗人感情激愤痛切,“不知”“何处”的设问和反问有力地表达出诗人忧心如焚的感情,笔力千钧,引发读者深思。(本文为原创分析 ,别抄,原文抄袭挂科) |
|